摘要
玉米螟的发生的数量和为害程度一般与越冬基数、气候条件、天敌以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对这些因素加以调查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预报。一、专业测报调查方法1.
出处
《现代农业》
2017年第1期38-40,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24
-
1邹华娇.松毛虫赤眼蜂不同放蜂密度对松毛虫控制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2007,23(S1):5-7. 被引量:8
-
2王福莲,张帆,万方浩.赤眼蜂蜂种及品系选择刍议[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4):269-272. 被引量:16
-
3鲁新,张国红,李丽娟,刘宏伟,汪洋洲.吉林省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J].植物保护学报,2005,32(3):241-245. 被引量:41
-
4张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J].中国蔬菜,2006(9):53-54. 被引量:10
-
5杨长成,王传士,郑雅楠,付波,那成勇,苏晓萌.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持续效果分析[J].玉米科学,2011,19(1):139-142. 被引量:16
-
6姚凤兰,何桂华,戴运国,邢忠岩.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试验与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9(4):45-46. 被引量:1
-
7李丽娟,鲁新,周淑香,张国红,丁岩,刘宏伟.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螟发生及赤眼蜂寄生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3,21(6):127-130. 被引量:3
-
8张国红,鲁新,周淑香,丁岩,常雪,李丽娟.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对比试验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4(23):50-52. 被引量:3
-
9李静雯,张安盛,张思聪,李丽莉,于毅,门兴元,周仙红,庄乾营,翟一凡.山东省亚洲玉米螟越冬特性及越冬代成虫发生期预测[J].应用昆虫学报,2015,52(1):209-214. 被引量:10
-
10鲁新,周淑香,李丽娟,陈立玲,常雪,张国红.吉林省不同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变化[J].植物保护学报,2015,42(6):978-984. 被引量:21
-
1苏植.1月上中旬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及测报调查方法[J].农家致富,2017,0(1):34-35.
-
2朱明华,张洪进,王东华,杨燕涛.蚕豆赤斑病调查方法的探讨[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9):18-19. 被引量:5
-
3陈复斌,刘福海,魏义平.水稻大螟为害规律的调查与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9):18-20. 被引量:18
-
4董秀林,吴家美.抗虫棉田2、3代棉铃虫测报方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919-919.
-
5白秀娥,崔娜珍,高有才,高燕平,牛峰.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测报调查方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2):16-17.
-
6吴传伟.梨瘿蚊的测报调查方法[J].中国果树,2010(6):73-74. 被引量:2
-
7罗学平.准确测报茶树黑刺粉虱调查方法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3):34-35. 被引量:3
-
8姜玉英,曾娟,徐建国,史均环.不同光源灯具对黄河流域棉区棉盲蝽的诱测效果[J].植物保护,2014,40(1):137-141. 被引量:10
-
9买新红.玉米黑粉病测报调查办法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3).
-
10杨逸兰,王春波,胡泊海,杨素钦,束放.粘虫的异地预测及今后数年发生趋势分析[J].病虫测报,198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