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历代文人,不乏以诗以文为性命者;随着诗歌生命意义的被体认,其作为生命延续的一种象征也被广泛认同。明代遗民作家金俊明(1602年-1675年),字孝章,号耿庵,又自署不寐道人等,原名朱衮,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入清后潜心归隐于吴中,一生不仕,坚守遗民气节。他的身体是活跃的:交游广泛,四处游走,归庄、徐枋、张隽、杨补等都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出仕新朝的钱谦益、王士祯、尤侗等也与他多有往还;其书画亦遍布市井:“三吴碑版,旁及僧坊酒肆,率多先生笔,得之者争相夸示,以为幸。”
出处
《文艺评论》
2017年第1期77-86,118,共11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项目编号:14ZDB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