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喉癌属于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耳鼻喉肿瘤的1/3,而且,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1-2]。针对喉癌,目前切除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疗效。然而,肿瘤切除术给患者带来发音功能的丧失、味觉衰退及永久性的喉瘘口呼吸等巨大的身体伤害,从而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效果较差[3]。
出处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10期1386-1388,共3页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