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全球史观”看佛教的共相与殊相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全球史观"考察了佛教在世界各地传播、发展的普遍性与地域特征。特别是以中国佛教的禅宗与活佛转世制度为个案,深入剖析了佛教在中国境遇下本土化的典型史实,并以此尝试探讨研究佛教的全球视角与地域化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作者
宗喀.益西丹佛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7-142,共6页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关键词
全球史观
佛教
本土化
共相殊相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讲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义善说晶镜史[M],2000.
2
刘新成,邹兆辰.
全球史:世界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新理念——访刘新成教授[J]
.历史教学问题,2012(1):47-56.
被引量:7
3
徐奉臻.
用全球史观审视1500年以后的世界──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J]
.史学月刊,1997(6):71-75.
被引量:7
4
李忠远.
“全球史观”究竟是史学理想还是史学方法?——简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J]
.社会科学辑刊,2015(2):159-161.
被引量:3
5
郑筱筠.
内敛与外显: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南传佛教[J]
.佛学研究,2010(1):379-386.
被引量:4
6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 上[M],1934:489.
7
兰岚.
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评述[J]
.理论前沿,2006(9):23-2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广勇:《导论-从文明中心的到全球文明的当代史》序言,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5页.
被引量:1
2
L. S. Stavrianos, The World to 1500:A Global History,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1970) ,pp. 3,5.
被引量:1
3
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毛俊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页.
被引量:2
4
斯塔夫里阿诺斯:《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董书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13页.
被引量:1
5
J. Cousteau, "Consumer Society Is the Enemy," New Per- spectives Quarterly, ( Summer 1996) ,pp. 48 -49.
被引量:1
6
米歇尔·福柯:《知识的考掘》,王德威译,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第84-85页.
被引量:2
7
孟凡东,乔瑞雪.
论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对中国史学的影响[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2):88-9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8
1
李俊姝.
美国“全球史”的萌芽及其特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4):93-99.
2
邱江.
略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历史地理因素[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63-67.
被引量:2
3
刘新成.
全球史观在中国[J]
.历史研究,2011(6):180-187.
被引量:25
4
冯一下.
构建世界历史新体系的有益尝试——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标为中心[J]
.中学历史教学,2012(11):53-55.
5
束鹏芳.
探问历史教学中历史阐释的基点——从“史观”的文献梳理出发[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3(9):12-18.
被引量:5
6
张文伟.
中国世界史编撰历程评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34(2):60-66.
7
贺小飞.
探究世界中世纪史的体系问题[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3):395-396.
8
张文伟.
中国“整体世界史观”探索述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5):104-108.
9
李政阳.
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中国发展传播探析[J]
.世界宗教文化,2017(1):95-101.
10
吴华.
当代中国宗教社会性研究视野中的“信仰社群”[J]
.云南社会科学,2017(2):129-135.
被引量:4
1
李嘉曾.
全球史观与历史巧合[J]
.群言,2011(7):32-35.
2
首届“全球史视阈中的宗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
.中国宗教,2017,0(1):87-87.
3
王助尧.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实质[J]
.探索,2000(2):4-7.
被引量:5
4
张振飞.
从"文明"角度看《全球通史》的反理性作用[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3(3):293-294.
5
陈忠.
回到历史本身:新全球史的发展伦理学意蕴[J]
.学术研究,2009(8):33-40.
6
首届“全球史视阈中的宗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
.世界宗教研究,2016(6).
7
吕梁山.
现代性的理性维度及其中国境遇[J]
.学习与探索,2016(5):18-22.
8
李雪莉.
“现实的人”及其当代中国境遇——马克思人学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42-46.
9
刘家峰.
近代中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动关系的研究回顾与前瞻[J]
.世界宗教文化,2011(3):77-82.
被引量:6
10
王永平.
面对全球史的中国史研究[J]
.历史研究,2013(1):25-31.
被引量:16
世界宗教文化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