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7
-
1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01(5):4-12. 被引量:247
-
2朱秀云.妇女参政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02). 被引量:1
-
3李舍珠.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意识透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01). 被引量:1
-
4邱尚琪,梁丽萍.山西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问题透视[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4,0(4):37-38. 被引量:5
-
5杨明.四县农民政治参与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0(2):67-75. 被引量:38
-
6赵倩倩.从韶关市村委会的构成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15(3):15-17. 被引量:5
-
7李芬,慈勤萍.女性政治参与状况的研究——对湖北省754名女性的调查[J].社会,2003,23(12):36-3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傅广宛,张继平,傅雨飞.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途径、偏好与绩效--基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8(2):22-25. 被引量:6
-
2杨旻.高等教育机会性别不平等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9(3):26-31. 被引量:20
-
3杨荣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5-18. 被引量:4
-
4吕晓俊.女性群体的公民参与研究——基于性别角色的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12(4):72-78. 被引量:2
-
5鲁晓,张汉.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的性别鸿沟: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治理层面的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14(4):14-21. 被引量:14
-
6霍红梅.社会资本对高层次人才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辽宁省数据的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28(3):42-48.
-
7杨荣军.女性政治效能感实证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6(2):27-33. 被引量:2
-
8王雨晨.性别社会化与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J].教师博览(下旬刊),2016,6(9):10-12.
-
9胡溢轩.“形式”抑或“实质”:中国基层政治参与的实证分析[J].探索,2017(3):96-104. 被引量:8
-
10潘泽泉,谢琰.性别意识视角下的中国女性政治参与意识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中湖南样本的经验发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3):115-119. 被引量:12
-
1拇姬.重赏之下必有好作家吗?[J].作品与争鸣,2008(5):73-73.
-
2章光辉.新官上任应“思前想后”[J].军事记者,2006(4):71-72.
-
3首届“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胜利闭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2).
-
4黄倩.デモクラシー時期に登場する新たな女性像——男女同権の求めについて[J].大观周刊,2012(11):275-275.
-
5李晓燕.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0):19-19. 被引量:4
-
6黎习英.甘当老黄牛 至死不松套[J].中国妇运,2009(1):39-40.
-
7文化传承的主要特征[J].党建研究,2013(11):62-62.
-
8姜燕.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与融合——浅析“文化经济”的时代意义[J].中国招标,2007(3):28-30. 被引量:2
-
914部门:2010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J].种子世界,2010(2):56-56.
-
10全国妇联携非遗手工精品首次组团亮相文博会[J].中国妇运,2016,0(6):4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