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谈谈建立县级效益财政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正向着理顺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的关系方面转变。作为一个县,如何借此东风,增进财政效益、达到壮大县域经济的目的?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做好“效益财政”这篇文章,将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一)县级效益财政,就是以求得最佳效益作为县级一切财政工作的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来筹集和运用财政资金,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履行和维护财政职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立县级效益财政,首先是财税体制改革追求的目标和归宿。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财政体制也大体经历了从“供给型”——“分灶吃饭”——“包干制”再到“转移支付”——“分税制”的转变。分税制把税收返还制度深化到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关系逐步理顺,调动了“两个积极性”,财政职能得到科学、合理和充分发挥,财政效益被认定并有了发挥的空间和尽可能大的体现。可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客观上要求财政工作走效益型路子。其次。
作者 张远铁
出处 《湖南经济》 1995年第11期26-27,共2页 Hunan Econom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