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一行三会”金融分业监管模式协同度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实行"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针对分业监管主体间的协调问题,我国虽然建立了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机制,但组织相对松散,金融监管主体之间仍存在协调程度不高、信息共享不充分、牵头人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找到我国分业金融监管模式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意见,将有助于我国改革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适应我国现代金融市场发展。
作者
李晓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
出处
《现代商业》
2016年第27期106-107,共2页
Modern Business
关键词
分业监管
监管协调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谷慎,岑磊.
我国“一行三会”监管协同度的实证分析——基于协同论的视角[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5):33-39.
被引量:8
2
李成,马国校,李佳.
基于进化博弈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解读[J]
.金融研究,2009(5):186-193.
被引量:58
3
江世银.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问题及其深化[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6-29.
被引量:14
4
文洪武.
基于现行法律框架的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研究[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26(4):120-128.
被引量:9
5
罗嘉,李连友.
基于协同学的金融监管协同度研究[J]
.财贸经济,2009,30(3):15-19.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金子寿,刘鹤麟.
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S1):182-184.
被引量:7
2
孟建华.
货币政策执行与银行监管协调的研究[J]
.上海金融,2004(12):28-30.
被引量:3
3
李明扬.
不对称信息下中央银行监管行为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6,22(9):32-33.
被引量:8
4
巴曙松.
金融监管机构是分是合:这并不关键——谈当前监管框架下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J]
.西部论丛,2006(11):38-40.
被引量:25
5
吴跃明,郎东锋,张子珩,张翼.
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2):47-50.
被引量:178
6
哈肯.高等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被引量:30
7
李扬等著.中国金融改革:国际环境新变化与未来改革方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8
H·哈肯.《高等协同学》,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被引量:2
9
韩文秀,金锐,张俊艳.《复合系统及其协调的一般理论》,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被引量:1
10
Julian R. Franks and Stephen M. Schaefer(eds.), The Direct and Compliance Cost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No. 21,1997,pp. 1547-157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5
1
匡桦,张骏超.
风险监管 和而不同——兼论“伞形监管”趋势[J]
.金融发展评论,2012(3):64-69.
被引量:2
2
廖国民,梁立俊.
当前危机的诱因与未来监管的取向[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29-34.
3
李成,刘相友,刘毅.
基于供求理论的金融监管强度边界及制度均衡解析[J]
.当代经济科学,2009,31(6):74-79.
被引量:3
4
聂尔德.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难点解析[J]
.财经界,2009(12X):8-8.
被引量:1
5
何广延.
金融行业经营方式与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J]
.岭南学刊,2010(1):94-96.
被引量:5
6
吴永辉.
我国金融集团发展现状及法律监管[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0,25(1):107-113.
被引量:2
7
叶俊.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情况,2010(1):34-37.
被引量:3
8
李成,张炜.
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金融监管合作均衡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4):11-17.
被引量:3
9
郭建国,李欢.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现实选择[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3):134-135.
被引量:1
10
谢川波,安丽娟.
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基于激励相容理论视角[J]
.财经科学,2010(12):26-33.
被引量:5
1
周毓萍,李清.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度研究——以招商银行为例[J]
.会计之友,2012(26):61-64.
2
李炤,罗玉清.
关于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0(9):70-72.
被引量:10
3
张生.
信息不对称下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研究分析[J]
.财经界,2016(18):220-220.
被引量:1
4
谢增栋.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金融经济,2007,0(3X):90-91.
5
于长秋.
论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J]
.南方金融,1999(5):28-30.
6
黄亚林,李明贤.
基于协同度提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问题研究[J]
.保险研究,2014(1):29-39.
被引量:6
7
张钢.
我国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J]
.海南金融,2005(6):25-28.
被引量:8
8
于世海,凌丹.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
.金融发展研究,2016(2):17-22.
被引量:1
9
国务院批准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J]
.中国信用卡,2013,0(9):8-8.
10
周毓萍,杨睿,李清.
商业银行资源要素系统协同度研究[J]
.武汉金融,2012(11):11-13.
被引量:2
现代商业
2016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