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野猪林》的演变:经典的形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少春自编自演的《野猪林》经历初版、51版、59版、四团版、电影版等诸多版本演变,在戏剧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不断完善。李少春从真实体验人物内心出发,运用各流派技巧和借鉴其他艺术手法,成功塑造出迥异于以往武生行当的林冲舞台形象,使这一形象更加丰富化、立体化。该剧成为"十七年"时期经典京剧艺术作品之一。其体现的求新、求变观念和"推陈出新"的艺术精神,对我们理解、认识被称为"开一代演剧新风的旗帜"的李少春之艺术观念以及"第三传统"之内涵,有重要意义。
作者 吴新苗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4-123,2,共10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京剧史料学"(批准号:10CB074)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贾志刚.选择传统 贯通古今[J].民族艺术研究,2014,27(1):8-11. 被引量:5
  • 2傅谨.戏曲“三种传统”与“十七年”的再认识[J].民族艺术研究,2015,28(3):32-38. 被引量:15
  • 3李少舂:《野猪林》,上杂出皈社1951年版,第2页,第91页,第1页,第46页,第57页,第35页,第47页,第40页. 被引量:1
  • 4李少春:《(野猪林)排演经过》,原载1950年起社南京义演《野猪林》说明书. 被引量:1
  • 5魏子晨主编..李少春文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239.
  • 6李少春编著..野猪林 京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66.
  • 7《中国京剧院四团演出本》,中国戏曲学院教务处1991年印制(内部教材),第16页,第20页,第24-25页,第25页,第26-27页,第38页,第34页. 被引量:1
  • 8李少春:《新国家鼓励了我》,载《新戏曲》第2卷第5期,1951年10月. 被引量:1
  • 9张景山编、翁偶虹著《翁偶虹看戏六十年》,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3页,第144页. 被引量:1
  • 10李少春:《教育者先受教育》,载《戏剧报》1960年第3期.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