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河南养蚕生产布局及全年条桑育桑叶收获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河南省的养蚕生产实际,提出"养足、推迟春蚕,不养夏蚕,适养早秋蚕,养足早晚秋蚕"的生产建议,并对全年蚕桑收获方式和蚕桑育生产技术进行总结。
作者
崔胜
机构地区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北方蚕业》
2016年第2期34-36,共3页
North Sericulture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2)
关键词
河南蚕业
生产布局
蚕桑育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卢福堂,王志强,董海瑞.
对河南省养蚕布局的探讨[J]
.北方蚕业,2002,23(2):10-11.
被引量:2
2
周其明,包志愿.桑蚕生产实用技术集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24324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吴刚.
大丰市秋季养蚕布局的探讨[J]
.广西蚕业,2013,50(4):38-39.
同被引文献
15
1
陆建明.
桑树霜害情况分析及减灾措施的探讨[J]
.江苏蚕业,2004,26(4):57-58.
被引量:2
2
黄俊明,马晓林,姜德义,王军,许才铨,金山存.
晚霜对春季桑树生长的影响及防范对策[J]
.江苏蚕业,2005,27(3):25-28.
被引量:3
3
顾光银.
桑树霜冻危害的发生及其预防[J]
.中国蚕业,2007,28(3):45-45.
被引量:5
4
覃汉却,吴登,覃亮欢.
不同配比桑枝屑栽培香菇试验[J]
.广西农学报,2011,26(3):17-19.
被引量:12
5
陈贵攀,汪德宪,陈正余.
桑枝混合料春季栽培香菇的试验初探[J]
.北方蚕业,2011,32(4):47-49.
被引量:5
6
崔胜.
霜害对桑树为害的症状、预测及预防措施[J]
.蚕桑茶叶通讯,2014(2):15-15.
被引量:2
7
孙波,周洪英,吴洪丽.
桑枝栽培食用菌研究进展[J]
.食用菌,2015,37(4):5-7.
被引量:14
8
申坚定,马瑜,杨玲,陈培育,马琳静.
河南南阳食用菌产业分析及发展建议[J]
.食用菌,2015,37(5):6-7.
被引量:6
9
王震,王春弘,魏银初,班新河,史红鸽,李久英.
适宜中原气候春栽香菇品种的筛选[J]
.食用菌,2015,37(5):21-22.
被引量:3
10
刘彩莲,光志琼.
对2017年桑树晚霜冻害的调查与思考[J]
.北方蚕业,2018,39(2):39-4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崔胜,马东府,李同宇.
河南省2018年春季晚霜对桑树的危害及补救措施[J]
.中国蚕业,2019,40(2):60-63.
2
崔胜,王坤龙,余付德.
利用蚕沙腐殖质在养蚕大棚闲置期栽培羊肚菌关键技术[J]
.中国蚕业,2022,43(2):59-62.
被引量:1
3
崔胜,马东府.
养蚕大棚闲置期利用桑木屑栽培袋料香菇技术[J]
.食用菌,2019,0(5):60-6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崔胜,潘茂华,马东府.
柞树老稍木屑栽培香菇技术要点[J]
.食用菌,2020,42(4):44-45.
2
李元洪,崔胜,王坤龙,李同宇.
利用柞蚕区柞树老梢袋料栽培白肉灵芝关键技术[J]
.北方蚕业,2022,43(1):42-44.
被引量:1
3
石志辉,覃培升.
竹屑袋料栽培香菇试验[J]
.广西农学报,2022,37(4):22-26.
被引量:1
4
苏飞,陈旭芳.
德江县油菜+羊肚菌套种技术及效益探究[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4(5):161-163.
1
桓维友,李恕廷.
中秋桑叶收获及产量预测方法的研究[J]
.中国蚕业,1996(4):16-16.
2
杨逸文,沈亚萍,肖丽.
一年三期蚕 全年条桑育[J]
.蚕桑通报,2000,31(1):18-19.
被引量:2
3
刘向阳,肖丽,陈振荣,章本学,郑毅.
一年三期蚕全年条桑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J]
.蚕桑通报,1997,28(2):11-15.
被引量:1
4
杨广松.
一年三季蚕全年条桑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
.四川蚕业,2004,32(3):29-31.
5
吴水明,陈益清.
全年多批次养蚕桑叶收获技术试验初报[J]
.蚕桑通报,2014,45(3):21-23.
6
高野稔,郑小坚.
晚秋蚕期的桑叶收获和翌春蚕茧生产的对策[J]
.国外农学(蚕业),1991(3):35-37.
7
郭宇翔,赵刚.
不同收获方式对鸡新城疫病毒HA影响的对比试验[J]
.养殖技术顾问,2013(3):202-202.
8
杨洪标.
推广杂交桑育苗快速发展桑园初探[J]
.四川蚕业,2011,39(1):50-51.
9
叶汉生,王良忠.
广东杂交桑的收获方式与产叶量的关系[J]
.蚕桑通报,1996,27(4):23-26.
被引量:3
10
叶汉生.
杂交桑的收获方式与产叶量的关系[J]
.蚕桑茶叶通讯,1997(1):27-30.
北方蚕业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