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承与创造——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比较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儿童的本能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去吸收外在的东西。教育应该从儿童生长的需要出发,通过组织保证儿童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生长得以进行。
作者
单中惠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国德育》
2016年第14期24-28,共5页
Moral Education China
关键词
教育
思想比较
陶行知
杜威
传承
组织保证
儿童
生长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0
1
高德胜.
对杜威道德教育“根本问题”的再认识[J]
.教育研究,2020,0(1):16-29.
被引量:22
2
仲玉英,颜士鹏.
杜威的浙江之行及其教育影响[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109-116.
被引量:1
3
川尻文彦.
杜威来华与“五四”之后的教育界——以陶行知的杜威思想受容为中心[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142-153.
被引量:13
4
胡国枢.
论陶行知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1992(1):63-67.
被引量:2
5
孙传华.
陶行知的人才学思想[J]
.学术研究,1983(5):24-28.
被引量:1
6
周洪宇.
继承中的超越与超越中的继承——陶行知与杜威关系略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4):27-31.
被引量:9
7
张文郁.
陶行知传略[J]
.晋阳学刊,1981(5):80-89.
被引量:2
8
涂诗万.
行行重行行: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中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2(2):116-124.
被引量:9
9
刘长海,杜时忠.
道德教育的广度批判: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20-23.
被引量:12
10
高德胜.
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1):39-43.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8
1
楼凌林.
“做中学”:让“鱼”和“熊掌”兼得——初中英语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探索[J]
.校园英语,2020(50):79-82.
2
周磊.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内涵与实践意义的探索[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21(5):14-15.
被引量:1
3
刘训华,周洪宇.
心中的世界:陶行知对王阳明、杜威思想的接纳与改造[J]
.社会科学战线,2018(4):225-233.
被引量:5
4
储朝晖.
杜威与陶行知:走出“投射效应”[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2):76-90.
被引量:11
5
储朝晖.
杜威与陶行知:走出“投射效应”[J]
.重庆陶研文史,2020(2):14-24.
6
梁日宁,郑文清,马辉.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设计[J]
.教师,2021(11):54-55.
7
王颖,马建平.
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81-89.
被引量:2
8
皇甫科杰.
本土再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原创性[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5(2):124-13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田友谊,姬冰澌.
未来学校:迈向技术使能的学习共同体[J]
.现代教育管理,2021(8):51-57.
被引量:10
2
黄小翠,贾维强,黄友慧.
基于非遗传承的榫卯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J]
.内江科技,2023,44(6):138-140.
3
马之军,丁振云.
践行小先生制的新思考[J]
.生活教育,2020,0(1):19-22.
被引量:1
4
王敏.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之教育观探微[J]
.汉字文化,2022(18):193-195.
5
宋若静,孙玉希.
基于知识点CEPRAE六步教学法的构建[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11):73-77.
被引量:3
6
潘晓杭.
论杜威和陶行知思想对比及二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2019,0(15):9-9.
7
邵群芳.
探索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初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与管理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0):69-70.
8
陈兴安.
教育为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志业与风范[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0,0(2):5-14.
9
邹红军.
生活与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的“信条”--读《我的教育信条》与《我们的教育信条》[J]
.生活教育,2021(16):4-7.
被引量:2
10
姜勇,柳佳炜.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道路[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5):1-9.
被引量:5
1
单中惠.
传承与创造-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比较[J]
.师资建设,2016,29(11):54-57.
2
丁中山,安晓凤.
《老子》《孟子》教育思想比较[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6):1-2.
3
梁俊.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J]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5(3):53-56.
被引量:2
4
杜存旺.
荀子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比较及现实意义[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5):94-96.
5
韩芳.
浅议第斯多惠与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比较[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7(S1):99-100.
6
卢泰之.
素质教育思想及其发端[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6(2):55-59.
7
刘奕,刘晓波.
孔子与陶行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比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6,0(4):70-72.
8
李克勇.
知识的传承与创造是大学的基本文化使命[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74-175.
9
张相乐.
杜威“教育生长论”探新[J]
.高师函授学刊,1995,21(2):5-9.
被引量:2
10
江兆云.
拔苗助长非捷径[J]
.青年教师,2017(1):46-47.
中国德育
2016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