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经济转型对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895年以来,台湾原住民经济在日本及"国民政府"的治理下经历了不断调适与整合,传统生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新兴产业逐渐起步。在这个过程中,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呈现出新特点,认识并理解这些新特征是制定相关民族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判断台湾民族关系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
作者
周慧慧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出处
《三峡论坛》
2016年第4期9-14,共6页
China Three Gorges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研究"(14ZDB113)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台湾原住民
族群关系
分类号
C95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2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75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温吉编译..台湾番政志[M],1999:913.
2
黄应贵:《光复后高山族经济的变迁》,《"中央"研究院民族学所集刊》,1975年第40期.
被引量:1
3
申葆嘉.
论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产物[J]
.旅游学刊,2008,23(8):19-23.
被引量:14
4
王亚欣.
对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思考[J]
.旅游学刊,2006,21(4):27-31.
被引量:15
5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
6
段小力,蒋峰.
台湾农业产销班的管理模式及启示[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69-73.
被引量:6
7
姚伟钧主编..文化资源与产业文库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9.
8
陈刚.
多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以川滇泸沽湖地区为例[J]
.旅游学刊,2012,27(5):94-102.
被引量:23
9
周平.
关注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关系变动[J]
.今日民族,2002(10):49-50.
被引量:7
10
孙九霞,陈浩.
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关系的影响——以海南三亚回族为例[J]
.思想战线,2011,37(6):25-30.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72
1
龚晓京.
人情、契约与信任[J]
.北京社会科学,1999(4):124-127.
被引量:28
2
周运清.
中国农耕经济变革与乡土社会结构转型的推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原型与演化[J]
.社会科学,1999(9):54-58.
被引量:6
3
陈俊杰,陈震.
“差序格局”再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1998(1):197-204.
被引量:77
4
王思斌.
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4(3):28-36.
被引量:80
5
浦永春.
从家族的观点看——[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7(2):20-26.
被引量:7
6
郭于华.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J]
.社会学研究,1994(6):49-58.
被引量:176
7
张宛丽.
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6(1):64-73.
被引量:122
8
孙立平.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6(5):22-32.
被引量:371
9
廖杨.
人类学视野中的交往与族群关系[J]
.思想战线,2005,31(1):21-25.
被引量:12
10
孙九霞.
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35-39.
被引量:71
共引文献
753
1
周大鸣.
差序格局与中国人的关系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17-24.
被引量:10
2
陈立鹏,段明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心理学的视角[J]
.中国民族教育,2020,0(1):17-20.
被引量:9
3
闫明.
民族认同视角下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创作及发展[J]
.艺海,2024(2):31-35.
4
何朝银,赖义方.
互助组与“差序格局”的演变[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3(5):50-57.
5
吴胜涛,茅云云.
社会支持网络的私人关系效应及场景差异[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2(1):67-83.
6
王麓淙,刘金林.
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逻辑与实现路径[J]
.社会科学家,2023(9):133-139.
被引量:6
7
李小东.
丧礼相声与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J]
.社会,2022,42(6):160-187.
被引量:2
8
王晗冰.
从单一到多元:对俄贸易群体社会网络的实践与变迁[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2):60-65.
被引量:1
9
刘娜.
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演变与发展[J]
.文化学刊,2021(3):93-97.
被引量:2
10
王彦龙.
民族互嵌与文化特质的共享生成——基于“托茂人”与“家西番”文化变迁的比较研究[J]
.民族论坛,2022(2):109-116.
被引量:2
1
莫婉娟.
建国后宗族及其生存空间探究[J]
.春秋,2016,0(4):60-61.
2
艾买提江·阿布力米提.
罗布人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44-46.
3
杨曦.
城市老人对孝行期待变化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老人个案为基础的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1):140-144.
被引量:5
4
何智林.
浅谈青年政治社会化[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7(4):5-10.
5
马宗保,马清虎.
试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生计方式中的生态智慧[J]
.甘肃社会科学,2007(2):201-206.
被引量:7
6
覃金玲.
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妇女的角色调适——以咸丰县官坝苗寨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4):19-22.
被引量:8
7
凌珠.
独龙族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J]
.文化学刊,2016(7):42-44.
8
马玉秀.
回族民族情感与科学理性间失衡原因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4(6):158-160.
被引量:2
9
李永.
美国华人家庭的历史演变[J]
.八桂侨刊,2008(4):28-33.
被引量:1
10
蒙爱军.
水族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41-45.
被引量:9
三峡论坛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