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陈寅恪的治学方法及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陈寅恪的治学方法是中国学术征实的传统和西方现代文明的科学精神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不同于传统国学的新方法,概而言之,为以史证诗、以诗证史,这种新的治学方法不但成为他在学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而且深深影响后世,为后代学者所运用从事文学研究。
作者
史晶晶
机构地区
皖西学院人事处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7期82-83,89,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陈寅恪
治学方法
启示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刘顺.
陈寅恪“诗史互证”论析——兼及“诗史研究”[J]
.北方论丛,2013(4):108-114.
被引量:6
2
郭士礼.
论陈寅恪的文学史料观[J]
.广西社会科学,2013(1):140-145.
被引量:3
3
葛兆光.
预流的学问:重返学术史看陈寅恪的意义[J]
.文史哲,2015(5):5-17.
被引量:15
4
刘梦溪.
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J]
.学术月刊,2007,39(6):5-15.
被引量:11
5
陈寅恪著..陈寅恪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48.
6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7页.
被引量:48
7
严耕望著..治史三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04.
8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8
1
陈寅恪.《与妹书》,《金明馆丛稿二编》.
被引量:4
2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0年版.
被引量:7
3
《傅斯年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页.
被引量:2
4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3年,第248页.
被引量:3
5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0.
被引量:2
6
陈寅恪.《寒柳堂集》,第58页.
被引量:1
7
陈寅恪.《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0-327页.
被引量:2
8
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7页、69页.
被引量:4
9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0页.
被引量:11
10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A].岳玉玺等编.《傅斯年选集》[C].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79
1
陈勇,宫陈.
早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式论略——以蒙文通为考察中心[J]
.史学理论研究,2021(1):65-76.
2
吴佩林.
明确边界:清代地方档案研究的若干问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21(4):173-180.
被引量:5
3
邓昕,史应勇.
“以诗证史”视域中《平露堂集》“柳”意象的美学内涵[J]
.汉字文化,2024(2):200-202.
4
张汝伦.
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84-91.
被引量:7
5
尚永亮,王蕾.
论“以意逆志”说之内涵、价值及其对接受主体的遮蔽[J]
.文艺研究,2004(6):42-50.
被引量:8
6
周国栋.
为“中学”寻找价值依据——王国维学术观的一种新解读[J]
.中国文化研究,2002(3):147-157.
7
齐世荣,于沛.
“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试论当代人写当代史与后代人写前代史[J]
.史学理论研究,2001(2):5-10.
被引量:5
8
陈宗振.
试释李唐皇室以“哥”称父的原因及“哥”、 “姐”等词与阿尔泰诸语言的关系[J]
.语言研究,2001(2):110-121.
被引量:17
9
曹顺庆.
《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序[J]
.当代文坛,2005(2):102-103.
10
黄念然.
历史维度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展开[J]
.江海学刊,2005(3):194-198.
被引量:7
1
最后的国学大师[J]
.环球财经,2009(8):14-15.
2
陈秋池.
我眼中的苏轼[J]
.语文世界(中旬刊),2011(11):33-33.
3
徐晋如.
洛阳才子他乡老——说韦庄[J]
.社会科学论坛,2015(10):172-183.
4
林沙欧.
从“记事”到“采事”——论六朝志怪小说的叙事视角[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1):62-64.
5
吴昕.
由易中天于丹“走红”说开去——将“国学热”进行到底[J]
.青少年心理健康,2008,7(1):106-108.
6
王晓斌,祝水兴.
腹有诗书气自华——文人书家蔡云超[J]
.炎黄纵横,2016,0(2):36-37.
7
丛瑞华.
《文心雕龙》的“赞语”[J]
.华夏文化论坛,2008(1):208-212.
8
宋鹏鹏,卓蒙蒙.
“一往情深深几许”——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词[J]
.科技信息,2009(10):110-110.
被引量:1
9
王瑾.
论洪迈创作《夷坚志》的动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4):82-85.
被引量:2
10
董辉,邱喜华,崔鹏.
中国和希腊上古神话比较[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5):88-90.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