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刘铁海子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以菹草、眼子菜为优势水草种群的典型浅水中型草型湖泊湿地。2012-2014年项目组在春季设置的100×667m2小围网放养大规格草鱼种和名优鱼类苗种,7月下旬以3倍比例设置300×667m2大围网与小围网进行拼连串通,以解决草鱼生长后期饵料水草的匮乏问题。三年试验期间,在合计1200X667m2围网面积内共投放草鱼种和鳙鱼、黄河鲤鱼、“中科三号”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锏四种名优鱼类苗种共计50875kg,生产无公害商品草鱼和名优品种商品鱼共计149175kg,平均667m。产量124.30kg,2014年667m。最高产量达到17ikg。三年试验总投入109.43万元,产值337.77万元,总利润228.34万元,667m。平均利润1903元,投入产出比达1:3.08。试验证实该模式属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的草型浅水湖泊湿地渔业鱼类放流增殖模式,值得在此类型水域借鉴和推广。
出处
《兽医导刊》
2016年第14期216-218,共3页
Veterinary Orientation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引导奖励资金计划项目(201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