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洮岷型花儿”的传承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花儿"是现在人们对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区域性山歌的统称。它一般被分为两种流派,即"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2006年,"洮岷型花儿"被确认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由于"花儿"传承者、演唱者年龄普遍偏大,目前面临消亡的危险。本文主要从"洮岷型花儿"的传承保护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作者
李文庆
曹夜景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1期213-213,共1页
Journal of the Northern Music
关键词
“洮岷型花儿”
现状
传承保护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张亚雄编著..花儿集[M],1940:364.
2
马伟华,胡鸿保.
“花儿”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J]
.民间文化论坛,2006(2):79-82.
被引量:3
3
张君仁著..花儿王朱仲禄 人类学情境中的民间歌手[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464.
4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甘肃分会编..花儿论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244.
5
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173.
被引量:1
6
武宇林.
“洮岷花儿”的现状与西北“花儿”的传承——甘肃省岷县二郎山“花儿会”田野调查[J]
.宁夏社会科学,2006(3):138-141.
被引量:10
7
王晓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洮岷“花儿”研究述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62-67.
被引量:4
8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969:16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魏素萍.
试论“洮岷花儿”的保护和发展[J]
.社科纵横,2005,20(2):180-180.
被引量:1
2
屈文焜.
“花儿”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J]
.西北民族研究,1999(1):253-264.
被引量:11
3
毕艳君.
个性的张扬 理性的扼杀──谈“花儿”中的爱情悲剧[J]
.青海民族研究,1999,10(4):35-37.
被引量:2
4
贡保草,坚赞道杰.
“花儿”的意境美[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64-67.
被引量:1
5
柯杨.
花儿会──甘肃民间诗与歌的狂欢节[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63-68.
被引量:12
6
郭德慧.
“花儿”演唱方法探微[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39-41.
被引量:3
7
孙星群.
“花儿”修辞及其与汉文化的交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4):71-79.
被引量:1
8
王沛.
花儿与“藏风”[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86-96.
被引量:4
9
李恩春.
论花儿流行中的曲调演变及意义[J]
.音乐研究,1995(2):46-54.
被引量:2
10
刘凯.
西部“花儿”中的藏族文化基因[J]
.西藏艺术研究,1999(3):80-8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2
1
何启振.
河湟花儿文化产业的开发与管理[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6):26-28.
被引量:1
2
王晓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洮岷“花儿”研究述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62-67.
被引量:4
3
周亮.
花儿的保护传承策略研究[J]
.中国音乐,2009(2):123-125.
被引量:16
4
苏毅苗.
先秦社祭遗风——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与花腰彝“祭龙”仪式考辨[J]
.中国音乐,2013(4):63-69.
被引量:3
5
王韵茹.
“花儿”校本课程内容瓶颈及对策探析[J]
.北方音乐,2014,34(12):86-87.
6
刘锦.
以洮州方言为视角的“花儿”歌词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2019,24(1):108-111.
7
安少龙.
产业化保护:数字媒介时代花儿传承与发展的路径融合机制探析[J]
.甘肃高师学报,2022,27(1):110-115.
被引量:2
8
宿爱云.
圣俗之间:明清洮岷湫神信仰仪式中的“神花儿”和“情花儿”[J]
.人民音乐,2022(8):50-53.
9
陈丹曦,王颢凝.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当代呈现剖释——基于2023年中国花儿大会的田野观察[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3,42(3):20-26.
10
樊艳丽.
追根溯源:析千年洮岷“花儿”之韵律[J]
.黄河之声,2024(1):4-7.
1
郭德慧.
"河州型花儿"的衬词衬腔特点与润腔手法[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1):31-33.
被引量:3
2
安永国.
既爱又恨的心灵之歌──试谈河州型花儿中的“忌讳”[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100-105.
被引量:1
3
陈涛.
“飘落在乡间的情歌”——“花儿”及《上去高山望平川》艺术特点分析[J]
.明日风尚,2016,0(11):85-85.
被引量:2
4
孙辉.
浅析西北民歌“花儿”中的“牡丹情结”[J]
.甘肃民族研究,2003(4):102-104.
5
李恩春.
论花儿流行中的曲调演变及意义[J]
.音乐研究,1995(2):46-54.
被引量:2
6
李恩春.
花儿旋律的形态特点及运行规律探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46-50.
被引量:4
7
程琴.
试析“花儿”中女性演唱内容的性别体现[J]
.音乐天地,2005(5):49-51.
8
武宇林.
“洮岷花儿”的现状与西北“花儿”的传承——甘肃省岷县二郎山“花儿会”田野调查[J]
.宁夏社会科学,2006(3):138-141.
被引量:10
9
马冬雅.
明清西北回族花儿的“中阿”传统文化因素[J]
.回族研究,2015(2):62-67.
10
杨鸣键.
花儿更红了--为《中国花儿曲令全集》出版喝彩[J]
.音乐研究,2008(3):124-126.
北方音乐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