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纪录片故事性构建方式及传播效果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纪录片一般主要依靠人文或自然题材的特别性、现场情景纪录的真实性来体现相关的认知价值和文化意义,其故事性构建方式因为自身类型差异而有所不同。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故事性通常要弱一些,构建方式也有自己的特色,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成功传播。上世纪末叶开始,随着创作方式与作品样态的日益丰富,各种类型纪录片创作几乎都更加努力、甚至非常刻意地追求故事片一样的故事性,这使得纪录片创作传播在获得空前商业性成功的同时,有所影响直接关注当下生活并具有积极批判意义的纪录片创作。
作者 倪祥保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109,共4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中国影视创作与传播提升世界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14BC026)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倪祥保.纪录片与“真实再现”及其他[J].中国电视,2006(7):39-42. 被引量:7
  • 2[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被引量:13
  • 3[英]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502页. 被引量:5
  • 4[英]马尔科姆·克拉克:《我想说,中国并不是令人恐惧的国家》,《南方周末》,2015年7月2日,第E27版.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57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