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战国时期秦所占领的地区可以分为"巴蜀"、"三晋"以及"楚地"。通过从《商君书·徕民》及《史记》等史料所见的事实,可以看到秦初期"地狭民众"的情况随着对蜀地、楚地的占领逐渐变为"地广民寡"。首先,秦在占领蜀地的过程中,基本上吸收了当地势力及其所辖的人口,没发生大量的人口外流。然后,秦与楚、韩、魏进行战争时居然出现多数当地人口外流的现象。因为获得这些地区,秦国国力得以飞跃发展,顺利造成从"边地"到"中原"逐渐压迫的形势。然而,尽管秦不断扩张领土,但人口并没有跟着它一起增加,结果到战国末出现了"地广民寡"的情况。战国秦占领地可以通过战争及外交、人口政策、反秦情绪等要素来考察。由于这些机制的作用,后来关外各地的反秦活动没有同样展开,形成了秦早期置郡的关外地区与旧六国区域之间的分界。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31,共13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14ZDB02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