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地身份与他者认同——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
12
On Animation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Local Identity and Other Identifi c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民族性有着天然的渊源,它是民族文化精神及其思想内容的生动呈现;动画在不同文化空间展开的"旅行"是依赖原型和文化编、解码方式与他者文化互动交流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在以理论的方式谈论动画显得奢侈的年代,我们似乎仍需重新审视动画作为文化载体与艺术媒介在务"虚"层面建构文化认同与形塑国家形象的可能性及重要性。
作者
符亦文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0-163,共4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动画
在地身份
他者认同
跨文化传播
分类号
J95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1
[英]特伦斯·霍克斯 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2
2
彭玲著..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15.
3
李朝阳著..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 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207.
4
[法]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吕乃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4页.
被引量:1
5
[美]肯·贝尔森、布莱思布莱纳《GtelloKitty的秘密》,周亚南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版,笫24页.
被引量:1
6
周鲒编著..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509.
7
陈林侠.
跨文化背景下电影媒介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J]
.社会科学,2011(4):178-183.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商红日,张国胜,马文辉.
建立微观政治学的构想[J]
.理论探讨,1990(3):98-102.
被引量:4
2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张京媛.
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
.当代电影,1989(6):47-59.
被引量:249
3
骆思典,刘宇清(译),陈犀禾(校),骆思典(校).
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J]
.当代电影,2006(1):16-29.
被引量:53
4
杨建刚.
文本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对话中的一个关键问题[J]
.文艺研究,2010(1):17-26.
被引量:7
5
严强.
微观政治学缺失的原因与构建的意义[J]
.阅江学刊,2010,2(1):5-13.
被引量:8
6
李彦冰,荆学民.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J]
.国际新闻界,2010,32(6):118-122.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16
1
尹继武,李江宁.
心理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性与研究路径[J]
.欧洲研究,2005,23(1):49-65.
被引量:14
2
陈林侠.
电影的文化消长与国家形象建构[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1):122-131.
被引量:1
3
李吉远.
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58-65.
被引量:38
4
韦小波.
“长焦”时间中的历史造型——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看影像正史叙事的新路径[J]
.当代电影,2012(8):55-58.
被引量:3
5
赵瑜.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视阈下的国家形象建构[J]
.当代电影,2012(8):58-63.
被引量:21
6
薄亚萍.
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像塑造[J]
.电影文学,2014(19):16-17.
被引量:2
7
张兴玲.
好莱坞电影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重庆与世界,2016,33(46):112-115.
被引量:2
8
周海霞.
德国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影像书写——华人叙事模式与角色类型化分析[J]
.德国研究,2018,33(2):107-122.
被引量:4
9
方乔杉,张健.
“现代中国”的国家想象——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叙事结构分析[J]
.教育传媒研究,2018(5):89-94.
10
姚锦云.
银幕华夏传播论:作为中华文化新载体的华莱坞电影[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8,0(2):102-109.
同被引文献
86
1
周宁.
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J]
.书屋,2004(2):53-62.
被引量:24
2
范红霞,籍元婕.
传媒视角下的人格阴影及其转化[J]
.编辑之友,2015(9):59-61.
被引量:1
3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4.
被引量:270
4
周宁.
另一种东方主义: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6):5-12.
被引量:71
5
单波,王金礼.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1):36-42.
被引量:66
6
刘世文,付飞亮.
文学艺术的本质: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论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6-59.
被引量:23
7
金丹元,潘晓春.
从“原型意象”之重建看经典理论的恒常性——关于电影《绿野仙踪》与《我心狂野》的比较研究[J]
.中国比较文学,2007(2):28-39.
被引量:5
8
卢蓉.
90年代以来“神话——传奇”影像的叙事原型演变初论[J]
.当代电影,2010(1):101-105.
被引量:9
9
刘轶.
动漫产业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挑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6):16-20.
被引量:9
10
李涛.
商业动画电影的符号学解读:改编与意义再生产[J]
.当代电影,2010(8):156-16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2
1
熊美姝,寇强,卢伟.
电影“产品”的文化演进“设计”——由定格动画《魔弦传说》引入[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2):179-180.
被引量:1
2
杜晓杰.
民族文化视域下的《海洋之歌》——兼及国产动画片的民族化发展问题[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2):162-164.
3
席铭状.
2016年度影视美学研究巡礼[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3):22-27.
4
陈泳澜.
荣格原型理论视角下动画作品的认同构建——以《名侦探柯南》为例[J]
.品牌研究,2019,0(6):91-95.
5
覃晓玲.
韩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表达策略[J]
.电影评介,2020(23):166-170.
被引量:2
6
祁麟.
国产动漫IP跨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以“熊猫和和”动漫IP为例[J]
.电视研究,2022(5):77-79.
被引量:7
7
王文博,刘俏含.
他塑与重构:当代西方动画的东方想象[J]
.电影文学,2022(16):102-108.
8
陈亦水,黄筱玥.
觉醒的“沉睡者”:21世纪亚洲动画电影的创作格局与本土文化表达[J]
.电影评介,2022(23):38-45.
被引量:1
9
胡水叮咚,佟婷.
从孤存符号到开放文本--原住民动画的跨文化传播启示[J]
.当代动画,2023(2):119-124.
10
牛伊曼.
中国动画电影2018—2022年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J]
.大观(论坛),2023(6):123-12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胡思雨.
产业链视角下动画企业市场定位策略[J]
.现代营销(上),2020(3):42-43.
2
刘贵珍,沈安童.
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问题与路径研究——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11):33-35.
被引量:4
3
金韶,武璇.
“国漫”热潮下,提升国产动画电影国际传播力[J]
.新闻战线,2020(22):43-46.
被引量:1
4
庄颖.
“合家欢”类型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J]
.环球首映,2022(2):44-46.
5
杨晶,章成雷.
“新媒体+动漫IP”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0):82-84.
被引量:2
6
陈亦水.
全球动画电影时代下“中心-边缘”的文化身份研究[J]
.当代动画,2023(1):112-122.
7
王雪宁,王建华,李本建.
侗戏《珠娘郎美》的IP形象设计[J]
.湖南包装,2023,38(1):129-132.
8
王志凌.
新媒体环境下动漫形象文旅IP构建路径探析——以恩施动漫文旅形象“王老虎”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3):224-226.
被引量:1
9
张艳茹,陈功.
2022年国产动漫电影对外传播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J]
.东南传播,2023(8):72-75.
被引量:1
10
林吉安,覃星媛.
冷峻批判与温情表达——韩国现实题材动画电影的创作特征[J]
.当代动画,2024(1):106-112.
1
马彦超.
《集结号》中的身份认同[J]
.电影评介,2008(21):34-34.
2
马春花.
“自我”分裂与“他者”认同——《黑天鹅》之裂变[J]
.电影评介,2015,0(13):36-38.
3
李刚.
电影中的美术[J]
.美术大观,2010(8):208-208.
4
李渭涛.
浅析平面设计的互动性[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8X):54-56.
被引量:8
5
陈芳.
人类学纪录片的“真实”观及其叙事呈现——以法国“真实电影”让·鲁什《夏日纪事》为例[J]
.叙事(中国版),2015(1):280-287.
6
厄尔·麦克·劳奇,弗雷德·J·柯内坎普.
万能英雄的超时空冒险 《天生爱神》[J]
.电影世界,2013,0(1):95-95.
7
史奕.
努力塑造有生命力的角色[J]
.剧影月报,2003(5):53-53.
8
张磊.
理性与感官的博弈:“读图时代”的困扰与启示——以小说改编影视剧现象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1):116-118.
9
李姗珊.
追寻“他者”文化的身份认同[J]
.当代电影,2014(2):67-69.
10
张博.
西方音乐史学研究之我见[J]
.戏剧之家,2015(18):70-70.
当代电影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