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花山岩画在中国上古农业文明史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岩画在中国上古农业文明史中有重要价值。花山岩画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花山岩画不仅文化形态独特,而且内涵深遂,既反映了骆越族人上古时代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又蕴含了骆越族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取向,是广西地域独具特色的上古农业文明的标志,为中国上古农业文明增添了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上古农业文明史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
施由明
机构地区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2016年第3期220-224,共5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花山岩画
上古
广西
农业文明
分类号
K871.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陈文华.
农业起源的神话传说[J]
.农业考古,1999(1):141-151.
被引量:2
2
陈兆复著..中国岩画发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67.
3
童永生,惠富平.
中国岩画的文献价值与史实考证[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6):56-59.
被引量:3
4
童永生..中国岩画中的原始农业文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5
覃芳.
广西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点[J]
.广西社会科学,1995(4):94-97.
被引量:2
6
蒋廷瑜.
广西考古四十年概述[J]
.考古,1998(11):1-10.
被引量:12
7
黄尚茂.
1985年以来花山岩画研究回顾与展望——社会科学视角[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1(5):61-65.
被引量:3
8
梁庭望.
花山崖壁画——祭祀蛙神的圣地[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4):18-23.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黄汝训,黄喆.
花山崖壁画附近岩洞葬略考[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2):37-40.
被引量:4
2
姜永兴.
壮族先民的祭祖圣地——花山崖壁画主题探索[J]
.广西民族研究,1985(2):61-67.
被引量:11
3
梁庭望.
花山崖壁画——祭祀蛙神的圣地[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4):18-23.
被引量:30
4
李洪甫.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石刻与原始农业[J]
.农业考古,1983(1):75-80.
被引量:15
5
李根蟠,卢勋.
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考[J]
.农业考古,1981(1):21-31.
被引量:21
6
何乃汉,邱中郎.
百色旧石器的研究[J]
.人类学学报,1987,6(4):289-297.
被引量:14
7
何乃汉,覃圣敏.
试论岭南中石器时代[J]
.人类学学报,1985,4(4):308-313.
被引量:17
8
王令红,彭书琳,陈远璋.
桂林宝积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J]
.人类学学报,1982,1(1):30-35.
被引量:34
9
潘其旭.
花山崖壁画——图腾入社仪式的艺术再现和演化[J]
.民族艺术,1995(3):21-40.
被引量:20
10
聂辉.
广西花山崖壁画艺术和动漫艺术的融合[J]
.大家,2012(10):66-6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6
1
常莹,蔡维维.
左江流域石刻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2(21):85-87.
被引量:1
2
马文宽.
中国古瓷考古与研究五十年[J]
.考古,1999(9):83-89.
被引量:8
3
陈剩勇.
吴越先民原始宗教简述[J]
.浙江学刊,1991(1):115-119.
被引量:1
4
向安强,刘桂娥.
岭南史前稻作农耕文化述论[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124-130.
被引量:12
5
林晓.
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研究概述[J]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3):105-110.
被引量:8
6
陈文华.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J]
.农业考古,2005(1):8-15.
被引量:40
7
黄晓娟.
生存的渴望与艺术审美的知觉——花山岩画的艺术人类学探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85-91.
被引量:10
8
吴俊.
广西出土汉代铜镜铭文的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8(1):124-125.
被引量:2
9
吕文杰.
花山岩画及其传说研究综述[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2):21-24.
被引量:13
10
李启军.
左江崖画中“大人”形象的生态审美解读(下)[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0(9):22-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8
1
杨玉.
试论少数民族在中外科技交流中的桥梁作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2):3-14.
被引量:3
2
高福进.
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J]
.云南社会科学,1993(4):43-49.
被引量:4
3
如鱼.
蛙纹与蛙图腾崇拜[J]
.中原文物,1991(2):27-36.
被引量:10
4
黎卫.
论骆越装饰纹样的审美价值[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23(3):56-57.
被引量:6
5
李亦园.
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7-12.
被引量:33
6
王守功.
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J]
.中原文物,2001(6):39-44.
被引量:16
7
覃乃昌,覃彩銮,郑超雄,蓝阳春,覃芳,刘建平.
左江流域文化考察与研究[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1):1-8.
被引量:10
8
袁同凯.
人类、文化与环境——生态人类学的视角[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3-58.
被引量:14
9
蒋廷瑜.
铜鼓研究一世纪[J]
.民族研究,2000(1):27-37.
被引量:38
10
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
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J]
.广西民族研究,2012(2):87-9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胡宝华,刘立策.
骆越花山岩画的稻作文化解读[J]
.民族学刊,2017,8(3):76-83.
被引量:4
2
杨文定,黄健.
2015年以来的骆越文化研究概述(二)[J]
.传播与版权,2019,0(5):138-145.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唐明欢,徐世军,王晓晨,无.
壮族武术的历史追溯与文化意蕴[J]
.社会科学家,2020(9):145-149.
被引量:1
2
杨文定,黄健.
2015年以来的骆越文化研究概述(二)[J]
.传播与版权,2019,0(5):138-145.
3
高尚学.
广西民间艺术左江崖壁画的主题学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4(5):92-96.
4
张研,蒋芳,李丽凡,林海涛.
花山岩画元素在服装服饰产品中的设计应用[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51(4):59-61.
被引量:1
1
高康.
古犁待考证的农业文明史[J]
.中国收藏,2002(5):31-31.
2
农红苗.
第一轮《广西通志·总述》公开出版[J]
.广西地方志,2010(6).
3
唐珂.
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J]
.理论视野,2011(11):55-57.
被引量:2
4
徐学书.
广都之野:上古巴蜀农业文明的中心[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2):74-79.
被引量:1
5
刘秋芝.
解读回族叙事诗《紫花儿》[J]
.中国土族,2004(2):42-45.
6
袁炯.
浅析中国白瓷的生命力[J]
.丝绸之路,2012(2):23-24.
7
何平华.
试论广告文本的特性及其史学价值[J]
.历史教学问题,2011(6):74-79.
8
王晓南,邹海英.
客家、壮族妇女遗风与太平天国妇女习尚析论[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82-91.
被引量:1
9
梁超梅.
广西壮族传统绣花鞋情感化审美探析[J]
.品牌,2015(4):109-110.
被引量:1
10
梁超然.
《清代岭西词人群研究》序[J]
.广西文史,2015,0(3):68-69.
农业考古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