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红军长征中标语的演变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长征时期,围绕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红军长征中的标语也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与变化。从长征初期以土地革命等基本口号为主,到遵义会议后加入地方民谣等元素,以瓦解敌军、配合作战为导向,再到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积极宣传"北上抗日",长征标语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益灵活,功能也不断拓展,充分展现了红军在极其艰苦条件下饱含智慧的创造力。
作者
刘慧娟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出处
《北京党史》
2016年第3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标语
《红星》报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64.4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78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被引量:779
2
《宣传动员令》,《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被引量:1
3
富春:《夜行军》,《红军长征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被引量:2
4
《一件不应当忘记的工作-写标语画壁报》,《红星》报1934年第2期.
被引量:1
5
《关于目前地方居民中的工作》,载1934年11月《红星》报第3期.
被引量:2
6
《实行连队写标语竞赛》,载1934年11月25日《红星》报第5期.
被引量:2
7
《全师宣传队的活跃值得每个宣传队学习》,《红星》报第6期.
被引量:1
8
刘志坚:《长征是宣传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回忆史料》《2),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413页.
被引量:1
9
四川省文化厅、云南省文化厅、贵州省文化厅编:《川滇黔边红色武装文化史料选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4页.
被引量:1
10
《写标语》,载1935年3月10日《红星》报第12期.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80
1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2
陈尤文.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
.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3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4
郑春燕.
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以施米特宪法思想中的对抗理论为背景[J]
.浙江学刊,2004(4):121-126.
被引量:18
5
陆剑杰.
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合式”解读——写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之际[J]
.南京社会科学,2004(8):1-9.
被引量:1
6
余华,黄镇根.
论孔子教学观的四个关系[J]
.求索,2004(8):148-150.
被引量:1
7
杨松.
毛泽东对宗教文化的重视与研究[J]
.求索,2004(8):236-237.
8
熊芳.
毛泽东人的本质论[J]
.江汉论坛,2004(9):81-83.
9
仝华.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79-81.
10
黄正林.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J]
.抗日战争研究,2004(2):75-99.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24
1
徐学初,刘君.
试述民族团结在红军长征胜利中的重要作用——以四川藏区的红军故事为例[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2):24-30.
被引量:6
2
江小惠.
长征中女红军的革命精神与历史贡献论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37-41.
被引量:4
3
石仲泉.
红军长征和长征精神[J]
.中共党史研究,2007(1):55-63.
被引量:60
4
谢东莉.
红军长征时期在贵州的民族政策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9-22.
被引量:6
5
石仲泉.
遵义会议评价的科学历史观--纪念遵义会议七十五周年[J]
.中共党史研究,2010(1):12-20.
被引量:20
6
黄一兵.
遵义会议:危急时刻的重要转折[J]
.紫光阁,2011(3):58-60.
被引量:1
7
刘绍卫.
红军长征过广西时的民族政策及历史意义[J]
.广西地方志,2011(3):45-49.
被引量:4
8
何小文.
朱德与“团结菜”[J]
.湘潮,2012(10):49-49.
被引量:1
9
于安龙.
论长征精神与“中国梦”[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1):116-121.
被引量:24
10
王洪,赵庆鸣.
红军长征过云南时党的民族政策及影响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3):21-2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胡孔发.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综述[J]
.池州学院学报,2016,30(6):16-19.
2
袁馗.
红军长征中的标语口号:长征精神的生动载体[J]
.长征学刊,2023(6):55-63.
1
彭鹏,刘冰.
长征中的《红星》报[J]
.军事记者,2006(9):22-23.
2
金耀云.
《红星》报伴随红军长征到延安[J]
.新闻与写作,2005(10):30-31.
被引量:4
3
刘慧娟.
从《红星》报看红军长征中的群众工作[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9(5):17-23.
被引量:7
4
如风,晓原,孔祥辉.
邓小平主编《红星》报[J]
.晚霞,2004(1):12-12.
5
金耀云.
《红星》报伴随红军长征到延安[J]
.采写编,2006(2):63-64.
被引量:2
6
郭明泉.
同仇敌忾 阋墙御侮——谈台儿庄大战期间中共武装的配合作战[J]
.孙子研究,2015(3):22-27.
被引量:1
7
王伟红.
红军长征中的《红星》报[J]
.中国档案,2013(11):78-79.
被引量:1
8
林祥庚.
政治工作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7(5):46-50.
被引量:1
9
杨静一.
略论中国战场配合作战式的战略反攻[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4):29-35.
10
从《红星》报一则史料说起[J]
.新长征,2015,0(1):35-35.
北京党史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