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符号学阐释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消费作符号学框架下的阐释,认为广义上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实质是一种符号消费。在后现代的网络语境下,此种符号消费呈现炫耀性、碎片性、黑色幽默性和白色幽默性四种类型。大学生网络符号消费狂欢的理据源于后现代解构主义符号观,即符号能指所指之间的关系裂变导致了符号意义的多元化,并为符号的狂欢提供了可能。对大学生网络符号狂欢的符号学阐释有助于对此网络现象作出批判性的解读。
作者 董燕 杨劲松
出处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5,共5页 Education Review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年度"创新强校工程"本科类课题"社区服务型英语专业课程模式研究"(编号GDJG20142228)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3

  • 1王宁.后现代性与全球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7(5):79-84. 被引量:7
  • 2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词典[Z].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被引量:2
  • 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被引量:16
  • 4(荷兰)约斯·德·穆尔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 5(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6(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 7(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 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被引量:3
  • 9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68-484. 被引量:3
  • 10樊葵.论媒介崇拜[J].当代传播,2007(5):18-20.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32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