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风情旅游的文化界限——以云南丽江纳西族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旅游开发对于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往往难以预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原住民族应该在文化上确定某种"谢绝游览"的界限,以保证其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纯洁性。文化界限对于民族风情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尊重旅游目的地民族的文化隐私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准则。
作者
杨柳新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德育研究所
出处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8-133,共6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民族风情旅游
文化界限
纳西族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5
1
[美]蒂姆·欧克斯.主题公园式的村庄———中国旅游业的模仿及真实性[A].吴晓萍.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2
[荷兰]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5
3
艺术节组委会.2003年中国丽江第二届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学术会议论文提要[R].丽江:2003.
被引量:1
4
李锡.纳西族传统祭祀仪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被引量:2
5
[美]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
1
王慧勇,张立国.
论“东巴跳”文化内涵与风格特点[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2):18-19.
被引量:1
2
张宝贵.
学校文化的系统结构解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9):110-116.
被引量:9
3
杨全印,李敏.
论学校文化建设理念的转变[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8):81-84.
被引量:5
4
冯超,吉秀霞.
学校文化改进原则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5(6):204-205.
5
黄书光.
儒家“做人”传统与学校变革的文化求索[J]
.教育发展研究,2016,36(8):20-26.
同被引文献
47
1
孙应魁,翟斌庆.
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南疆传统村落演进及病理化研究[J]
.建筑学报,2019,0(S01):47-52.
被引量:6
2
王炎松,王必成,刘雪.
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模式选择——以江西省金溪县四个传统村落为例[J]
.长白学刊,2020,0(2):144-150.
被引量:22
3
李金荣,金晓彤.
浅谈乡村旅游开发与“三农”问题[J]
.长白学刊,2007(1):128-130.
被引量:6
4
秦红岭.
乡愁:建筑遗产独特的情感价值[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4):58-63.
被引量:15
5
胡道生.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J]
.人文地理,2002,17(4):47-50.
被引量:77
6
李凡,蔡桢燕.
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J]
.旅游学刊,2007,22(1):42-48.
被引量:62
7
郑威,余秀忠.
生态博物馆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J]
.改革与战略,2007,23(9):116-118.
被引量:10
8
陈燕.
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52-55.
被引量:34
9
高婕,田敏.
民族旅游的困惑与选择——中国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能否双赢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6):204-208.
被引量:23
10
贺能坤.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变迁的三个层次及其反思——基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的田野调查[J]
.广西民族研究,2009(3):172-17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2
1
时少华,梁佳蕊.
传统村落与旅游:乡愁挽留与活化利用[J]
.长白学刊,2018(4):142-149.
被引量:33
2
曾婷,邹君,郑梦秋,刘沛林.
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活态性的影响研究--以永州市勾蓝瑶寨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8(12):1529-153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时少华,裴小雨.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03-108.
被引量:12
2
吴玉庆.
怎样选听佐餐音乐[J]
.高保真音响,2000(4):23-23.
3
时少华,李享.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信任与利益网络效应研究——以北京市爨底下村为例[J]
.旅游学刊,2019,34(9):30-45.
被引量:14
4
陈晓华,陈倩倩.
我国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6):25-32.
被引量:15
5
陈晓艳,黄睿,洪学婷,胡小海,李东晔,沈伟丽.
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测度及其资源价值——以苏南传统村落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7):1602-1616.
被引量:42
6
韦宝畏,穆佳宁,许文芳.
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重构探析——以龙井市明东村为例[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5):14-22.
被引量:12
7
王美,陈兴贵.
传统村落“整体活化”理路分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6):25-33.
被引量:25
8
刘洋,谢东梅.
基于GST法与AHP法的传统村落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江西省宜丰县为例[J]
.园林科技,2020(3):19-25.
9
刘璐.
失落与再造:传统少数民族村落有机更新的探讨--以四川凉山“彝家新寨”工程为例[J]
.建筑与装饰,2021(1):130-131.
10
袁金鸽.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活化研究--以小店河村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21(10):1-3.
被引量:2
1
陈政,白晗夏.
中国雕塑的审美价值与现代转型研究[J]
.大舞台,2013(3):100-101.
2
陈迈.
谈电视文化的雅与俗[J]
.东南传播,2013(6):59-60.
被引量:2
3
徐立洋,郑悦.
犹抱隐私半遮面[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8(14):27-31.
4
阮志南.
柳来河一体化背景下桂中民族文化整合及民族风情旅游开发研究[J]
.教育观察,2016,5(8):143-144.
5
旭仁.
蒙古族服装一瞥[J]
.中国民族,2001(12):60-60.
6
龙宣萍,徐圻.
贵州民族风情旅游中的文化困惑[J]
.贵州民族研究,2001,21(2):116-119.
被引量:5
7
邢瑛.
汉英语境下商务谈判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5):141-142.
8
卢光祥.
民族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路径之探究[J]
.红河探索,2013,0(3):30-32.
被引量:1
9
张九海.
相对主义、“底线思维”与“三俗文化”[J]
.新疆社会科学,2014(3):116-119.
10
郭宇飞.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身份[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2):65-66.
被引量:6
长白学刊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