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欧·亨利的写作风格对理解小说主题的特殊意义——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人们对其作品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以欧·亨利的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从作者已死和作者复活两个不同的角度赏析作品,以证明作者及其写作风格对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意义。
作者
丛婷婷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9-40,共2页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欧·亨利
写作风格
《警察与赞美诗》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妍妍.
浅析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理论[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
被引量:3
2
叶砺华.风格衍生的悲剧——《警察与赞美诗》败招二种[J].名作欣赏,1994,(3):123-125.
被引量:1
3
龚乙珊.
欧·亨利小说语言艺术形式探寻——从《警察与赞美诗》谈起[J]
.文教资料,2007(22):93-9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徐丽娟.
简析英语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修辞格的语义功能[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61-62.
被引量:19
2
秦秀白编著.文体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
1
解云波.
论《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艺术表现手法[J]
.山东青年,2019,0(11):258-259.
2
孙岭.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读《警察与赞美诗》的故事风格[J]
.现代企业教育,2010(2):152-153.
被引量:2
3
周玲.
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探究欧·亨利的写作风格[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11):60-61.
被引量:2
4
余青.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J]
.北方文学(下),2016,0(7):103-103.
被引量:1
5
代纪.
电视剧《煮海》研讨会纪要[J]
.当代电视,2018(8):4-9.
6
王剑.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作与传播特征探析[J]
.当代电视,2018(8):10-11.
被引量:1
7
汤月明.
欧·亨利作品《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技巧与语言特征[J]
.语文建设,2015(2X):44-45.
被引量:3
8
于晓红.
《最后一片藤叶》写作风格解析[J]
.语文建设,2017,0(4X):35-36.
被引量:1
9
符娟娟.
解读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的黑色幽默[J]
.作家,2013,0(10X):65-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宋玲玲.
论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空间[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4):120-122.
被引量:3
2
刘洋.
人性向善再解读——欧·亨利小说语言特征及艺术特色解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8):70-71.
被引量:13
3
黄元龙,刘韬.
论“欧·亨利式的结尾”的认知机制——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5):83-86.
被引量:1
4
赵军花.
浅谈欧·亨利的写作风格[J]
.成功,2011(21):211-211.
被引量:1
5
肖文平.
从《警察与赞美诗》看欧·亨利的小说艺术[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31-33.
被引量:1
6
贾秋彦.
《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语言风格分析[J]
.语文建设,2017(3Z):34-35.
被引量:1
7
于晓红.
《最后一片藤叶》写作风格解析[J]
.语文建设,2017,0(4X):35-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王娜.
欧·亨利作品中写作风格深入研究[J]
.作家天地,2020,0(1):12-13.
1
刁晓帆.
远古的追寻与现代的思考——对薛涛《山海经新传说》的文化解读[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7):82-83.
被引量:1
2
李勇.
作者的复活——对罗兰·巴特和福柯的作者理论的批判性考察[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64-70.
被引量:10
3
刘娅.
解析《羽蛇》中的生命赞歌[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60-62.
被引量:1
4
王琪玖,王晓哲.
咀嚼着弱者心灵痛苦的“海乙那”——《潮起潮落》“看客”系列人物形象浅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3):151-154.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