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上海2009年“倒黄梅”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2009年7月21至8月23日期间上海地区连续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段时间上海地区具有与梅雨期相似的温湿特征,因此,可以认为是一次"倒黄梅"的天气过程;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80年和1998年出梅后的连续阴雨天气,以及2009年的"倒黄梅"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南亚高压对江淮流域的"倒黄梅"天气有重要作用,南亚高压的维持或加强是出现"倒黄梅"天气的有利条件,中低层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对"倒黄梅"的影响明显不如梅雨期,低层的水汽输送对"倒黄梅"期间降水同样非常重要,且"倒黄梅"期间自我国西南地区向长江下游的水汽输送比梅雨期更明显。
作者 王智
机构地区 上海中心气象台
出处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2期28-36,共9页 Atmospheric Scien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姚学祥,王秀文,李月安.非典型梅雨与典型梅雨对比分析[J].气象,2004,30(11):38-42. 被引量:36
  • 2陶诗言,徐淑英.夏季江淮流域持久性旱涝现象的环流特征[J]气象学报,1962(01). 被引量:1
  • 3陈汉耀.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时期的环流特征[J].气象学报,1957,28(1). 被引量:24
  • 4周曾奎著..江淮梅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210.
  • 5朱乾根等编著..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3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649.
  • 6Mason R B,C E Anderson.The development and decay of the 100mb summertime anticyclone over Southern Asia.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195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1

  • 1郭文扬.梅雨讨论的几个问题[J].气象,1980,6(12):14-14. 被引量:4
  • 2董晓敏 傅顺瑛.梅雨期的划分[J].气象,1980,6(10):10-11. 被引量:2
  • 3于达人.区域梅雨季节和单站梅雨期[J].气象,1980,6(10):12-13. 被引量:4
  • 4李广春.对梅雨天气划分的几点看法[J].气象,1980,6(11):14-15. 被引量:1
  • 5叶愈沅.对划分梅雨期的意见[J].气象,1980,6(12):13-13. 被引量:1
  • 6林必元.划分梅雨不宜以环流调整为主[J].气象,1980,6(12):14-14. 被引量:1
  • 7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教研室.天气分析和预报.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203. 被引量:1
  • 8向元珍,包澄澜.初夏梅雨天气.长江下游地区的四季天气,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143-170. 被引量:1
  • 9张宏生.对"早梅雨"的个人看法[J].气象,1981,7(1):19-20. 被引量:1
  • 10潘耀仁.也谈谈梅雨[J].气象,1981,7(2):11-1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58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