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历史和现状基础上,辨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因素、机制、政策措施进行文献比较研究并简要评述。研究发现要素流动自由有序流动促进产业转移,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
翟仁祥
黎伟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出处
《新经济》
2016年第12期9-11,共3页
New Economy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
要素流动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1
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696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2
1
覃成林.
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经济纵横,1998(1):7-11.
被引量:13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2013,33(1):9-14.
被引量:182
3
陈甬军.
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J]
.中国经济问题,1996(6):38-44.
被引量:2
4
马龙龙.
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体系建设[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1):22-24.
被引量:6
5
李大升,冯伟.
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5):27-33.
被引量:3
6
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148.
被引量:52
7
刘志彪.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与长效机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4-10.
被引量:32
8
陈良文,杨开忠.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3):35-42.
被引量:57
9
周加来,李刚.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28(9):29-34.
被引量:26
10
Sun Laixiang, Hong Eunsuk, LiTao.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Diffusion, Factor Mobil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to Cross-Region Growth Regression: An Application to China.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10, vol. 50, pp. 734-5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61
1
刘志彪,张杰.
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7(5):39-47.
被引量:562
2
杨小凯,张永生.
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
.经济学(季刊),2001(1):19-44.
被引量:186
3
谢晓波.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博弈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100-104.
被引量:33
4
刘再兴.
九十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的协调发展[J]
.江汉论坛,1993(2):20-25.
被引量:23
5
刘晓辉,陈忠暖,刘妙容.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0(3):17-20.
被引量:11
6
周一星,于海波.
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J]
.城市规划,2004,28(6):49-55.
被引量:74
7
董先安.
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
.经济研究,2004,39(9):48-59.
被引量:112
8
刘星原.
我国批发与零售环节的地位、作用与演变趋势[J]
.财贸经济,2004,25(10):66-70.
被引量:7
9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687
10
吕炜.
公平增长与公共支出的政策安排[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5):12-29.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696
1
洪雪飞,李力,王俊.
创新驱动对经济、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域面板数据与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J]
.管理评论,2021,33(4):113-123.
被引量:30
2
刘超.
西藏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104-110.
3
陈俊.
空间知识外溢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
.统计研究,2021,38(5):70-81.
被引量:13
4
谢识予,李苍祺,左川.
中部崛起战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J]
.金融发展,2019(1):51-66.
5
刘俊勇,蒋凯,杨超.
多主体利益诉求下中国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21(4):103-109.
被引量:2
6
王开科,李采霞.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承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评价[J]
.经济地理,2021(3):28-38.
被引量:7
7
薛安伟.
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新动机[J]
.世界经济研究,2020,0(2):97-105.
被引量:23
8
张小溪.
中国价值链升级的对策研究——基于“双循环”发展的视角[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49-59.
被引量:5
9
黄以天.
制造业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减排政策的双重影响:一个分析框架[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1(2):115-134.
被引量:1
10
朱沙莉.
黔中城市群县域经济时空演绎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7):25-26.
同被引文献
84
1
李新安.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区域经济评论,2013(1):129-134.
被引量:7
2
付晓东.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区域经济评论,2013(2):141-153.
被引量:9
3
杨荫凯.
陆海统筹发展的理论、实践与对策[J]
.区域经济评论,2013(5):31-34.
被引量:29
4
张小雪,李诗争.
要素积累、外部性与可持续增长: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
.经济经纬,2015,32(3):132-137.
被引量:5
5
张耀光,魏东岚,王国力,肇博,宋欣茹,王圣云.
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J]
.地理研究,2005,24(1):46-56.
被引量:114
6
张海峰.
海陆统筹 兴海强国——实施海陆统筹战略,树立科学的能源观[J]
.太平洋学报,2005,13(3):27-33.
被引量:29
7
李靖宇,于良巨.
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6.
被引量:7
8
蒋清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
.财经问题研究,1995(6):49-54.
被引量:40
9
李泉斌.
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财经研究,1996,22(2):49-51.
被引量:1
10
李靖宇,于良巨.
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
.太平洋学报,2006,14(2):79-9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汤长安,张丽家.
产业空间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
.商学研究,2018,25(1):114-120.
2
张震,贾善铭,王泽宇.
中国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8):1133-1138.
被引量:7
3
李桢,肖闻.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贵州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
.工业经济论坛,2016,3(4):426-43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丁俊杰.
抓好载体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J]
.农村教育,2000(6):17-17.
2
简逸晨,黄静如,梁新潮.
我国大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测评[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2(2):82-90.
被引量:3
3
狄乾斌,於哲,徐礼祥.
高质量增长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协调模式研究——基于环渤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J]
.地理科学,2019,39(10):1621-1630.
被引量:55
4
李山,赵璐.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4):18-23.
被引量:8
5
朱家明,杨阳,谢睿.
基于省际视角的经济活力综合评价[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3):62-66.
被引量:1
6
李洋,许东昂,尹晴.
基于因子分析的通化市森林康养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风,2021(10):128-129.
被引量:2
7
张震,任涤.
中国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实证分析[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34(7):75-84.
被引量:2
8
王银银.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21,37(21):169-173.
被引量:17
9
王曦.
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7):10-13.
被引量:2
10
刘洋,裴兆斌,韩立民,姜义颖.
我国区域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协调性演化分析[J]
.生态经济,2023,39(9):148-156.
被引量:5
1
翟仁祥.
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研究述评[J]
.现代管理科学,2016,4(8):42-44.
被引量:1
2
李似鸿.
关于经济、金融及其关系的一些思考[J]
.金融教育研究,2015,28(4):9-18.
新经济
201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