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和调水问题
-
1彭蒂.,WC,张秋明.蒙古的可采油气资源[J].地质科技动态,1994(11):22-24.
-
2世界各地区石油剩余可采量及年产量比例示意图[J].中国国家地理,2004(12):55-55.
-
3刘志明,梁继运,刘春雷.地热回灌条件下流体可采量评价方法[J].地下水,2016,38(2):61-63. 被引量:14
-
4李兰,周月华,陈波.湖北省大风灾害及其风险度[J].气象科技,2009,37(2):205-208. 被引量:40
-
5佘晓宇,丁小辉,梁斌,孙颖,陈苗,龚晓星,吕鹏,董政,焦立波.江汉平原东部构造特征与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2,36(2):209-216. 被引量:5
-
6毛建国,宋仁亮.浅谈地下水水源地可采量估算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22(3):110-112.
-
7曾昭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卤素元素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J].浙江国土资源,1997(1):72-77. 被引量:3
-
8杨昀.岩性油藏评价勘探合理井距的确定[J].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1999,4(4):24-28. 被引量:1
-
9曾昭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Mn元素的背景特征及其形成[J].上海地质,2004(1):9-12. 被引量:16
-
10吴翠红,王晓玲,王珊珊.受两次干线影响的湖北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3,29(2):262-27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