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治小儿多涎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涎为津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日:"脾为涎。"为什么说涎是脾液呢?首先,脾开窍于口,涎为口中之液;其次,津液由肺、脾、肾三脏调节,其中脾主要负责"制",既不能使水分过盛,也不能使水失布达,涎液就是依仗脾之制约,既不溢于口外酿成滞颐,也不会少涎而致口咽干燥;三是人们之食欲又与涎液分泌有关。
作者
贾佩琰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16年第4期44-45,共2页
Family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脾开窍于口
涎液
宣明五气篇
滞颐
多涎
温脾
健脾益气
口咽干燥
燥湿
益智仁
分类号
R276.817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袁黎黎.
小儿流涎验方[J]
.中国民间疗法,2016,24(6):45-47.
2
马香梅.
小儿咳嗽治验一得[J]
.山西中医,2004,20(S1).
3
蔡金波,蔡志军.
小儿“滞颐”辨治体会[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3):101-101.
被引量:1
4
周丽华,刘传珍.
中医内外合治滞颐的临床分析[J]
.吉林中医药,2002,22(2):31-31.
被引量:1
5
邱训洁.
生南星末敷贴俞穴治疗儿科疾病举隅[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3):165-166.
6
丁德秭.
复发性口疮证治初探[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6):59-59.
被引量:1
7
哈孝贤.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六)——问诊之五[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5):22-24.
8
左家明,曹俭.
再探“脾开窍于口”──269例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伴发口腔扁平苔癣临床分析[J]
.中医研究,1995,8(1):44-45.
9
郑君,张昆.
探源“脾开窍于口”[J]
.中医文献杂志,2011,29(4):51-51.
被引量:1
10
储水鑫.
旋复代赭汤治验二则[J]
.江苏中医,1999,20(2):39-39.
家庭中医药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