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舞蹈“活化石”傩舞的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傩舞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宗教祭祀舞,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本文从傩舞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特色以及传承与保护的角度进行论述,旨在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同时,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
作者
刘时伟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6年第6期155-155,163,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傩舞
艺术特色
传承
保护
分类号
J722.29 [艺术—舞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周华斌.
中国当代傩文化研究[J]
.民族艺术,1997(3):71-84.
被引量:4
2
崔乐泉.
游艺起源的考古学观察[J]
.体育文化导刊,2003(9):33-35.
被引量:6
3
陈鸿,王葵.
论傩舞的游戏性[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56-259.
被引量:13
4
吴行华,肖海.
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25(2):86-9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曾志巩.
千年傩舞展新姿──“中国傩舞艺术之乡”南丰傩文化掠影[J]
.中外文化交流,1997,0(5):23-24.
被引量:4
2
陈多.
新世纪傩戏学发展刍议[J]
.戏剧艺术,2003(1):102-108.
被引量:13
3
继明.
论傩的群体美[J]
.晋阳学刊,2001(1):62-66.
被引量:4
4
李宗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法为中心的思考[J]
.知识产权,2005,15(6):54-57.
被引量:45
5
郑文明.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北京为例[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8(4):80-84.
被引量:14
6
肖海.
企业商标注册的策略[J]
.企业经济,2007,26(5):83-85.
被引量:11
7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7.
被引量:41
8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EB/OL].http://typ038.unesco.orj/zh/uneseo-home/unesco-seareh.html.2007-11-10.
被引量:1
9
章军华.
临川傩舞种类考[J]
.抚州师专学报,2001,20(1):5-7.
被引量:6
10
崔乐泉.
游艺起源的考古学观察[J]
.体育文化导刊,2003(9):33-3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5
1
陈鸿,王葵.
论傩舞的游戏性[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56-259.
被引量:13
2
陈圣燕.
民间立场到地方性知识——江西傩舞研究回顾[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16(2):57-58.
被引量:4
3
王俊奇.
中国古代体育史学的新探索——析《图说中国古代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7(6):86-87.
被引量:1
4
陈鸿,王葵,万军林.
再议武术与傩舞的渊源关系[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260-263.
被引量:5
5
李先长,徐雪琴,张成玉.
试论傩与传统武术的融合与发展——以赣傩与武术的联系为例[J]
.农业考古,2007(6):198-200.
被引量:1
6
王莉霞,陈荣婕,许中媛.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2009,24(5):7-12.
被引量:26
7
王俊奇,李舜薏.
当代体育史研究的新趋向[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1):46-50.
被引量:11
8
徐现峰.
中原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7):68-71.
被引量:5
9
刘建波.
高峰火把节中的傩文化内涵初探——以禄丰县大小花箐村傩祭为例[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27(2):50-58.
被引量:3
10
陆光平.
民族传统体育复兴:湛江傩舞的现代发展[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2):47-5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黄文华.
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与民俗的关系研究[J]
.文学与艺术,2010(3):135-136.
被引量:1
2
陈江鸿,吴殊岚.
婺源傩舞艺术特色刍议[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144-145.
被引量:6
3
朱培科.
湛江傩舞的传承保护与挖掘发展 原创舞蹈作品《傩风》的审美意韵[J]
.舞蹈,2013(7):56-57.
被引量:1
4
刘小泉,王伟年.
体验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3):10-16.
被引量:8
5
李俊怡.
婺源傩舞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5):6-6.
被引量:7
6
刘永鹏,姚义斌.
傩舞的发展源流变化分析[J]
.艺术教育,2016(7):244-245.
被引量:1
7
曾莉,黄苗.
江西婺源傩舞的艺术彰显力研究[J]
.戏剧之家,2016(23):120-120.
被引量:3
8
张维,柯黎.
萍乡傩舞艺术特征分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1):114-117.
被引量:8
9
宋军.
傩舞: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J]
.文艺争鸣,2011(06X):133-13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曾莉,万晨.
以婺源傩舞为例研究地方感视觉下的文化遗产保护[J]
.北方音乐,2016,36(20):12-12.
2
向娟.
新晃傩舞在新时期的艺术彰显[J]
.戏剧之家,2017(9):179-179.
3
王立超.
对中国舞蹈“活化石”傩舞的传承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0):55-56.
被引量:2
4
艾玲.
江西婺源傩舞传承与数字艺术的结合探究[J]
.戏剧之家,2017(23):78-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曾莉,夏萌.
婺源傩舞的文化属性研究[J]
.黄河之声,2018(19):137-137.
2
曾莉,周化冰.
婺源傩舞的舞蹈形态特征[J]
.北方音乐,2018,38(20):51-52.
3
赵彦.
莆田沟边傩舞的高校传承研究[J]
.艺术家,2020(6):117-118.
4
曹誉文,顾芳.
非遗视野下中韩传统舞蹈保护与传承对比研究——以中国傩舞和韩国凤山假面舞为例[J]
.艺术研究快报,2023,12(4):288-293.
1
肖灵.
赣傩神韵[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1):36-41.
被引量:5
2
陈鸿,王葵.
论傩舞的游戏性[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256-259.
被引量:13
3
刘静.
论江西万载傩舞的艺术特征[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2):155-155.
被引量:1
戏剧之家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