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经贸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36-36,共1页
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同被引文献14
-
1管俊,李义华.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80-82. 被引量:24
-
2唐■,立军.北京市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53-56. 被引量:4
-
3丁发友.解读国际化人才[J].人才开发,2006(8):20-21. 被引量:3
-
4宋梅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与建设[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52-54. 被引量:30
-
5侯松.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2):34-37. 被引量:27
-
6王垒.《国际化人才的评价与测量》[J].新资本,2007,. 被引量:2
-
7王通讯.《人才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栽《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2008年. 被引量:1
-
8毛大力.《上海构筑国际人才资源高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12月. 被引量:1
-
9张志伟,闫成.《北京人才发展蓝皮书(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 被引量:1
-
10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6月.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7
-
1容华丽,张滢.关于开放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广交会实习调查[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60-63. 被引量:5
-
2陈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财会教育初探——以创办高职财会工作室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76-177. 被引量:1
-
3黄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实践教学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7):22-23. 被引量:5
-
4单敏.浅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工学结合模式的融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7):207-208. 被引量:1
-
5庄少绒.高校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6(8):149-151. 被引量:7
-
6汪玉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09(1):168-169. 被引量:2
-
7肖珍飞.关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77-78. 被引量:7
-
8檀卉芳.英国NVQ的引进及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J].石油教育,2009(6):49-51. 被引量:1
-
9及进革,满长君.借鉴澳洲TAFE模式,强化高职院校商务实训环节[J].现代企业教育,2010(4):5-6.
-
10边洁英.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2):100-102. 被引量:1
-
1袁金鹏.以文立室 以文辅政 以文育人——加强和改进文字工作的几点体会[J].秘书工作,2007(12):26-27.
-
2虞益锋.统计教学的合理性[J].小学教学研究,2005(10):23-24.
-
3石开.对秘书工作的几点认识[J].秘书工作,1999,0(2):33-34.
-
4张运平.一片赞美可能是衰退的开始[J].中国医院院长,2007,3(19):67-67.
-
5邢东田.学术评价:亟待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2009(18):18-20. 被引量:4
-
6王国强,崔丽.中国寻求人才战略突破[J].党建,2010(7):61-62.
-
7张云龄.生产力是衡量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体会[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7(1):33-39.
-
8祝荣.浅析全球化竞争中的知识管理[J].桂海论丛,2005,21(2):54-56.
-
9巫文胜,王传经,卢家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组织健康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9(17):70-71. 被引量:2
-
10罗纳德·海费茨(RonaldHeifetz) 亚历山大·格拉绪(AlexanderGrashow) 马蒂·林斯基(MartyLinsky) 彭建辉(翻译).常态危机 非常领导力[J].商业评论,2009(8):72-8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