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中的政权之争——以陕甘宁地区称谓演变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谈判中,就中共控制的根据地政权性质、地域范围、行政长官等进行了激烈争论。陕甘宁地区是中共控制的核心区域,在争论中首当其冲。国民党方面,强调采用与中央政府一致的地方政府名称"行政区"等,以展示中央政府对根据地政府的统治地位。共产党方面,在表示服从中央政府管理前提下,强调根据地的独特地位,想用"特区"彰显自己局部执政的事实。国共双方围绕陕甘宁地区称谓等进行的斗争,实质上反映的是对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控制与反控制。
作者 文世芳
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6年第1期84-95,共12页 CPC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第474-475页. 被引量:1
  • 2《毛泽东关予向国民党提出的二十条谈判意见给林伯渠的电报》(1944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253页. 被引量:1
  • 3《国民政府对中共问题政治解决之提示案》(1944年6月5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1943-1944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44页. 被引量:1
  • 4扬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第393-394页. 被引量:1
  • 5《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2册,1939年4月27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被引量:1
  • 6《参谋总长何应钦呈蒋委员长就林彪周恩来所提要求四项排列并附具研究意见列表签呈鉴核》(1942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五编(四),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印制,第243-246页. 被引量:1
  • 7《困勉记》卷四十五,1937年10月1、5、25日条,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档案.转引自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第393页. 被引量:1
  • 8《洛、毛致周、博、林、朱、彭、任电》(1937年9月1日),转引自扬奎松.《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修订版),第85页. 被引量:1
  • 9《阎锡山、黄绍珐致南京蒋委员长电》(1937年9月20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档案,特交档案26035169号. 被引量:1
  • 10吕夷.《党史研究》,《关于陕甘宁“边区”和“特区”的称谓问题》,1985年第5期.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12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