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析山东莱芜方言中的语气词“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山东莱芜方言中的语气词"来"可用于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的句末,在不同的句类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语气意义。其中"来"和"咧"存在功能互补现象,"来"不能出现的句类"咧"可以出现。
作者
亓金凤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语文学刊》
2016年第7期62-64,共3页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关键词
莱芜方言
语气词“来”
语气词“咧”
语法功能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高晓虹.
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J]
.语言科学,2010,9(2):177-186.
被引量:12
2
郭辉.
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来”[J]
.方言,2008,30(2):173-178.
被引量:28
3
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421.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卢烈红.
《古尊宿语要》的近指代词[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5):97-103.
被引量:5
2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5
3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
.方言,1985,7(2):128-133.
被引量:66
4
罗福腾.
牟平方言的几种常见句式[J]
.方言,1992(2):145-147.
被引量:3
5
梁银峰.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J]
.中国语文,2004(4):333-342.
被引量:54
6
刘淑学,傅根清.
钱曾怡的《博山方言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4):63-70.
被引量:2
7
张树铮.
山东省寿光方言的助词[J]
.方言,1995(1):49-50.
被引量:10
8
董绍克.
方言字初探[J]
.语言研究,2005,25(2):83-86.
被引量:8
9
宋恩泉.
山东汶上方言“个”的一些特殊用法[J]
.方言,2005,27(4):342-343.
被引量:4
10
史冠新.
普方古视角下的“了_1”“了_2”“了_3”研究[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3):53-59.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8
1
王春玲.
四川客家话的实现义助词[J]
.语言学论丛,2019(2):170-187.
2
張赬.
明清可能結構“V得來(不來)”“V得了(不了)”研究[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19(1):383-399.
被引量:2
3
田早慧.
湖南龙山方言“来”的多功能用法及语法化[J]
.华中学术,2023(4):164-175.
4
郭辉,郭海峰.
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107-111.
被引量:7
5
郭辉.
淮北方言的副词[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124-128.
被引量:5
6
顾劲松.
从涟水南禄话看汉语方言两类反复问句的相对共存[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9):76-79.
7
林华勇,郭必之.
廉江粤语“来/去”的语法化与功能趋近现象[J]
.中国语文,2010(6):516-525.
被引量:20
8
孙立新.
关中方言“了”字初探[J]
.唐都学刊,2011,27(4):100-104.
被引量:4
9
张燕子.
兰州方言语气词“唦”、“家”的用法[J]
.文学界(理论版),2012(7):84-85.
被引量:3
10
张德岁.
宿州方言中的语气词[J]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3):49-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叶建军.
《祖堂集》疑问句句末语气词[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3-126.
被引量:2
2
邢向东.
陕北神木话的话题标记“来”和“去”及其由来[J]
.中国语文,2011(6):519-526.
被引量:17
3
王苗.
淄博方言中“来”字用法两种[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4):9-10.
被引量:1
4
李瑞.
山东枣庄方言语气词连用研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10):103-105.
被引量:2
5
赵颖.
近代语气词“么”“吗”的对比研究——以《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为考察对象[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1):79-83.
被引量:3
6
邢向东.
陕北、内蒙古晋语中“来”表商请语气的用法及其源流[J]
.中国语文,2015(5):387-396.
被引量:21
7
张纪花.
助词“罢”的来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88-91.
被引量:1
8
邢向东.
晋语过去时标记“来”与经历体标记“过”的异同--晋语时制范畴研究之二[J]
.语文研究,2017,0(3):44-50.
被引量:7
9
王晓荔,魏娜.
《老残游记》语气词初论[J]
.艺术科技,2014,27(12):104-10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范清凤.
浅析德州市方言中的“来”字[J]
.青年文学家,2020,0(12):166-167.
2
赵叶叶,孙毅(导师).
《老残游记》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微探[J]
.长安学刊,2020,11(4):40-42.
1
岳凤娇.
莱芜方言中“来”的语气词用法[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120-121.
2
孟荟婕.
莱芜方言词缀研究[J]
.牡丹,2015,0(10X):94-95.
3
吕晓玲.
莱芜方言词缀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24-126.
被引量:1
4
吕晓玲.
从类型学和文化学角度看莱芜方言形容词的重叠构形[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6(5):83-86.
5
吕晓玲.
鲁中莱芜方言“XX子”式子尾词[J]
.语言学论丛,2013(2):227-237.
被引量:2
6
亓海峰,曾晓渝.
莱芜方言儿化韵初探[J]
.语言科学,2008,7(4):382-393.
被引量:5
7
吴建伟.
莱芜方言中的儿尾音[J]
.现代中文学刊,2002(1):45-46.
8
亓海峰.
莱芜方言清入声归派的变化——一种正在进行中的声调变异现象[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120-124.
被引量:1
9
松江崇.
上古中期禅母系疑问代词系统中句法分布的互补现象[J]
.汉语史学报,2006(1):71-89.
10
刘晓宁.
方言谐音歇后语的话语结构分析及符号功能——以莱芜方言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2014,24(1):56-58.
被引量:2
语文学刊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