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新品种陕单618、陕单609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同一田块同等地力条件下,我们选用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六个玉米参试新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为陕单618和陕单609,产量分别为10 378.65 kg·hm-2和9 970.9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增幅分别为12.32%和7.91%。
作者
席小利
孙德文
机构地区
三原县农业科技中心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59-61,共3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对比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张江涛,李晓红,成红梅.
大荔县2013年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6):37-39.
被引量:1
2
许培.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0):146-148.
被引量:5
3
南纪琴,肖俊夫,刘战东.
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106-110.
被引量:52
4
王东海.
浅谈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科学种养,2010(10):5-6.
被引量:12
5
成红梅,王娟玲,康聪丽.
陕西省大荔县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143-14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胡瑞法,MengErikaCH,张世煌,石晓华.
采用参与式方法评估中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6):781-787.
被引量:67
2
邢跃先,檀国庆,张妤,吴凤新,蔡鑫茹,王玉贞,李凤海.
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6,14(3):126-128.
被引量:41
3
刘秋芳,吴峥嵘,任淑娟,范莉莉.
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08(6):17-18.
被引量:43
4
陈国平,王荣焕,赵久然.
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及关键因素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4):89-93.
被引量:110
5
任少军.
阜阳市颍州区玉米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J]
.中国农技推广,2013,29(4):19-20.
被引量:2
6
路丽燕.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2013(9):13-13.
被引量:3
7
付立杰.
玉米种植管理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3(16):9-10.
被引量:1
8
成红梅,王娟玲,康聪丽.
陕西省大荔县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143-145.
被引量:3
9
孙灵姣.
2013年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结果与分析[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0):60-62.
被引量:4
10
赵久然.
抓住机遇,振兴玉米栽培学科,为提高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做贡献[J]
.玉米科学,2004,12(1):103-105.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65
1
张清田,黄华.
黄淮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55-56.
被引量:4
2
吴浩,范飞.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65-65.
被引量:21
3
王文娟.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74-74.
被引量:1
4
刘明芳,胡易冰.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5):70-71.
被引量:12
5
王均华,闫保罗,李平海,宗燕,陈举林.
夏玉米免耕直播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5):75-75.
被引量:7
6
吴久好.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61-61.
被引量:2
7
张秀清,王春英,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刘霞,张慧,刘铁山,刘强.
超级玉米杂交种‘鲁单818’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187-191.
被引量:13
8
李树岩,方文松,马志红.
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21-26.
被引量:32
9
常晓,魏克明,王和洲,杨慎骄,邵扬,齐爽,王同朝.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调控效应[J]
.灌溉排水学报,2012,31(4):75-78.
被引量:9
10
单芳胜.
2012年蒙城县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8):36-3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寇娇岚,王欢凤,雷菊霞.
2012年玉米新品种试验报告[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67-68.
被引量:4
2
邹成林,吴永升,黄开健.
广西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5,35(3):1-3.
被引量:21
3
赛力克.阿旦别克,沙吾列.沙比汗.
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6):235-236.
被引量:2
4
唐崇智.
三原县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6,57(10):8-9.
被引量:1
5
王新玲,翟晶,刘邵琨,尚志珊.
不同品种糯玉米对比试验研究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2017(3):43-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汪立平,任向东.
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20-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小飞,杨洁,徐进,刘喆,郭鹏飞,杨薇.
西安市鲜食玉米品种筛选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6):10-13.
被引量:6
1
冯文武.
不同地力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0(1):15-16.
2
宋锋杰.
栽培措施对小麦先麦8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9-19.
3
陈燕,王代平.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34-34.
被引量:4
4
张清田,南明慧.
高水肥条件下小麦肥料效应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28-30.
5
周晓明.
豫麦10号[J]
.种子科技,1989(2):49-49.
6
李俊平.
玉米倒伏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止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2012(15):14-15.
被引量:3
7
周维军.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10-10.
8
王占伟,冯少龙,李丕炎,蔡春华,阙新贵,李玉华.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甘薯经济性状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5(6):86-88.
被引量:1
9
方成梁.
高产、稳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京冬八号”[J]
.中国农村科技,1994,0(1):30-30.
10
刘金蓉,甘吉元,刘兴成,李永德.
制种玉米专用肥配施效果研究[J]
.甘肃科技,2014,30(23):161-162.
被引量:1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