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用拉康三界论分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身份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小说的成熟之作。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是继弗洛依德之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丰碑。同弗洛伊德的"性欲与无意识"主张不同,拉康强调主体说与自我构建。本文试图运用拉康的三界论来勾勒保罗在个人身份建构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保罗为何无法成为独立为自主的个体。
作者
张嘉瑶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91-93,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拉康三界论
保罗
身份构建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被引量:1
2
丁礼明.
《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身份危机与“拉康式自我”建构[J]
.外国文学研究,2012,34(3):91-96.
被引量:9
3
张怀久.
弗洛依德、劳伦斯与心理小说创作[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174-18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黄汉平.
拉康与弗洛伊德主义[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1):16-20.
被引量:22
2
刘文.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
.学术交流,2006(7):24-27.
被引量:186
3
Howe,Marguerite Beede.The Art of the Self in D.H. Lawrence[]..1977
被引量:1
4
Lacan,Jacques,Trans.Chu Xiaoquan.Collections of Lacan[]..2006
被引量:1
5
张志忠.
镜中之像 像外之旨——洛夫诗作中的镜像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2):78-9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
1
赵丽丽.
论《情孽》中格蒂的病态心理[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2):1-3.
2
黄淑琼.
生与死的对峙——本能理论在《马贩子的女儿》中的体现[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22-125.
被引量:2
3
顿超.
点亮生命之火——评《儿子与情人》的艺术结构[J]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1):84-86.
4
顿超.
撞击生命悖论的电闪雷鸣——劳伦斯带给文坛的震撼和困惑[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70-73.
5
罗会珊,高华志.
无比惊艳的一刻:《你抚摸了我》——劳伦斯短篇小说经典中的无意识到意识的转变[J]
.北方文学(下),2011(9):24-25.
被引量:1
6
刘芳.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劳伦斯作品《虹》的人性纠结[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17-19.
7
年丽丽,夏维红.
追寻生存的意义——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好工作》中的异化主题[J]
.语言教育,2016(1):90-95.
8
王红艳.
自我寻求与身份建构——“他者”理论视阈下的哈利·波特成长解读[J]
.长沙大学学报,2016,30(4):117-121.
被引量:2
9
高晓晓.
社会变迁中的身份之困——对《西北区》中人物身份建构主题的分析[J]
.皖西学院学报,2016,32(4):108-111.
10
张靖宜.
“他者”视阈下艾米丽身份危机研究[J]
.长江丛刊,2016,0(27):10-12.
1
颜敏.
毛泽东《讲话》: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理论丰碑[J]
.创作评谭,2000(3):19-19.
2
黄艳.
略论李清照《词论》的词学史意义[J]
.文学教育(中),2010(7):48-49.
被引量:1
3
韩志媛.
话语与黑人女性的自我构建[J]
.潍坊学院学报,2007,7(5):63-65.
被引量:1
4
赵惠莲.
虹影小说中的女性立场与命运[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3):94-95.
5
钱佳.
吉本芭娜娜的“自我建构”:个体的境遇到社会的寓言[J]
.青春岁月,2015(15).
6
王维.
夏天诗歌中的“自我”构建[J]
.红岩,2015,0(2):161-163.
7
李华.
《慈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87-89.
8
赵文敏.
从镜像理论看佩克拉的悲剧命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8):73-73.
9
任静.
托尼·莫里森《秀拉》中黑人女性自我救赎探讨[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1):121-122.
10
丁杨,孔祥国.
“镜像阶段”与简·爱的自我建构[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4):78-80.
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