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真实的自我的回归——苏菲主义视角下的《天黑前的夏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天黑前的夏天》这部描写女性精神危机的小说中融入了莱辛对苏菲主义中专横的自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理解。女主人公凯特·布朗在经历短暂的自我迷失后,通过回忆、思考和实践认识到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真实的自我被压抑,同时理性也不能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所有问题。摆脱社会责任的束缚,不再事事以丈夫孩子为中心,也不再在意他人的眼光,凯特最终实现了真实的自我的回归。
作者
周丽萍
机构地区
徐州医学院外语教研室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63-65,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专横的自我
自我认识
直觉
自我实现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多丽丝·莱辛.天黑前的夏天[M].邱益鸿,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
被引量:13
2
陈东风.
多丽丝·莱辛与苏非思想[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28-31.
被引量:4
3
苏忱.
多丽丝·莱辛与当代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哲学[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4):24-27.
被引量:10
4
Lessing Doris.On Sufism and Idries Shah's The Commanding Self (1994)[EB/OL]. [2015-6-4.] http ://www.sufis.org/whatsufism .html.
被引量:1
5
胡勤.
多重的苏菲主义:对“多丽丝·莱辛与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哲学”——与苏枕商榷[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5):67-7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蒂埃里.扎尔科内,乔亚.
苏非主义在西方的重新解读与改变[J]
.第欧根尼,2002(2):15-32.
被引量:3
2
[1]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5th edition, volume 2, W.W. Norton and Company London, 1956.
被引量:1
3
[2]Doris lessing May, N.Y. Chelsed House Pud,New York, 1986, Bloom, Harold ed.
被引量:1
4
[3]The Incyclopedia of Relinion vol. 14,Macmillan and Free Press, Mircea Epiade,ed.
被引量:1
5
[10]《Martha Quest》 1952, 《A Proper Marriage》1954, 《A Ripple from the Storm》 1958,《Landlock》 1964.
被引量:1
6
[15]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mporary English,P993.
被引量:1
7
[9]P71,
被引量:1
8
[12]P35,
被引量:1
9
[13]P70,
被引量:1
10
[14]P6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7
1
卢婧.
20世代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J]
.当代外国文学,2008,29(4):75-81.
被引量:33
2
胡勤.
多丽丝·莱辛与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哲学——与苏忱商榷[J]
.外国语文,2009,25(1):75-80.
被引量:3
3
刘玉梅,李跃平.
多丽丝·莱辛在中国的接受[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7):204-207.
被引量:5
4
卢婧.
多丽丝·莱辛的文化身份与小说创作[J]
.南京社会科学,2010(5):150-156.
被引量:11
5
冀爱莲.
多丽丝·莱辛在中国的接受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87-90.
被引量:3
6
唐霞.
近十年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评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219-222.
被引量:1
7
杜红云.
《天黑前的夏天》中的意象分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2):91-92.
被引量:1
8
梁艳,屈荣英.
“天使”的出走和回归——《天黑前的夏天》的女性主义解读[J]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1):66-69.
被引量:4
9
史忆.
中年女性的自我探索之旅——莱辛《天黑前的夏天》解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5):74-76.
被引量:3
10
陶瑞萱,张宝来.
逃避还是面对 莱辛小说《天黑前的夏天》中凯特的存在困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110-112.
被引量:2
1
丁丽娜.
自我的回归——《达洛卫夫人》中的女性主义思想[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9):7-9.
被引量:2
2
章望婧.
出走抑或婚变,追寻女性自我的回归?--从《玩偶之家》到《伤逝》[J]
.北方文学(下),2014,0(4):88-90.
3
臧文静.
心灵突围的挣扎与探索——从《呐喊》到《彷徨》的嬗变[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3):125-126.
被引量:2
4
徐利燕.
《海浪》:寻求自我的回归[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0):68-69.
5
谭凤姣.
自我的回归——镜像理论视野下的杜丽娘[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206-207.
被引量:1
6
汤艳娟.
对《人性的污秽》的拉康式解读[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4):312-313.
7
娄德欣,李晓岚.
《宠儿》中保罗·D的心理分析[J]
.作家,2010(4):51-52.
被引量:1
8
陈玉华.
精神分析视野下陆焉识的“归来”[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8):184-185.
被引量:1
9
严厚安.
伤感的旅程 自我的回归——试析石墨一雄小说的后殖民性[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0(6):120-121.
10
丁铭柳.
试解读村上春树《木野》中木野的人格结构[J]
.北方文学(下),2015,0(9):34-35.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