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韩区域合作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区域内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中日韩三国的人口总数超过15亿,三国经济总量大约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三国区域内合作的加强,对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以及抵御来自区域外的压力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日韩区域的合作对东亚乃至亚洲的和平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三国在区域内的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但我们坚信中日韩区域合作的前途光明。
作者
孙威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第22期8-9,共2页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关键词
中日韩三国
东亚地区
区域合作
一体化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俞正梁,陈玉刚,苏长和.二十一世纪全球政治范式研究[M].北京:雁山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2
王金波.
中日韩自贸区与东亚经济一体化之路[J]
.中国报道,2014(11):20-20.
被引量:1
3
曹志刚,李光辉.
经济因素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分析[J]
.国际贸易,2010(6):51-55.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
1
张隽.
韩国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及中国的对策[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9-37.
被引量:8
2
王佳丽.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路径研究[J]
.科技风,2013(1):253-253.
3
张秋平.
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电子商务,2013(5):193-193.
4
张秋平.
TPP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影响分析——基于日本加入的假想[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26(5):56-61.
5
宋春子.
国际直接投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走出“囚徒困境”的突破口[J]
.商业时代,2013(36):77-78.
6
赵云峰.
国际经济新形势下发展新兴产业对策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29(8):20-22.
7
刘薇娜,张平.
大连构建东北亚开放高地的思路指引与方案供给——基于环渤海五市的比较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9,0(4):90-97.
被引量:2
8
曹雪.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途径探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X).
被引量:1
9
郑莉玲.
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
.商业故事,2018,0(22):193-193.
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达成共识:全方位加速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内合作[J]
.领导决策信息,2004,0(22):13-13.
2
统筹资源 发挥优势 助推中日韩区域务实合作——首届“中日韩循环经济论坛”侧记[J]
.当代世界,2015(10):77-79.
3
关威.
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因素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0):37-38.
4
李君安.
中日韩区域合作困局及中国的策略[J]
.天府新论,2014(5):84-89.
5
崔大沪.
中日韩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和合作[J]
.世界经济研究,2004(10):22-26.
被引量:1
6
谭顶男.
论长三角一体化及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J]
.北方经贸,2016(7):65-66.
被引量:1
7
张永涛,张英兰,王绍芳.
构建合作平台 促进中日韩区域合作[J]
.中国基础科学,2006,8(2):40-42.
8
何娣.
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看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前景[J]
.国际贸易论坛,2001(5):60-64.
9
董苗苗,俞淼.
浅析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8):110-110.
10
孙军,许月奎.
中日韩区域物流合作机制及趋势分析[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1):37-39.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