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更新利用规划的探索——以南京市水阁等三个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再利用规划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垃圾填埋场为市政设施用地,也是较为特殊的存量城市建设用地。本文以南京市水阁等三个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及资源再利用规划为例,针对填埋场有机废弃物的特点制定分阶段的发展目标与策略,通过对封场管理、规划衔接、生态修复、场地改造引导等内容分析,试图探索一种规划可实施性,以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作者
孙静
机构地区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建设科技》
2015年第24期93-94,共2页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封场
更新利用规划
南京
分类号
TU984.11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李朝廷,李建洲,雷继雨.
微生物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工程化应用[J]
.环境科技,2012,25(1):56-60.
被引量:6
2
茹雷鸣,李胜,张燕雯.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中的植被重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04-2505.
被引量:11
3
李雄,徐迪民,赵由才,牛冬杰,李兵,楼紫阳,孙晓杰,熊兰.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J]
.环境工程,2006,24(6):64-67.
被引量:36
4
韩志威,王领全,姚洁,刘东阳.
垃圾填埋场封场与生态恢复设计[J]
.天津科技,2008,35(3):20-23.
被引量:10
5
张淑娟,覃朝峰,王志刚,余冠明.
广州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植被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3):145-14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涂书新,韦朝阳.
我国生物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6):20-32.
被引量:43
2
敦婉如,岳喜连,赵大民.
垃圾填埋场营造人工植被的研究[J]
.环境科学,1994,15(2):53-58.
被引量:20
3
XIAWen-xiang,ZHENGXi-lai,LIJin-cheng,SONGZhi-wen,SUNHao-fen.
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by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supplemented with nutrien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17(4):659-661.
被引量:16
4
舒俭民,沈英娃,高吉喜,刘连贵,高映新,曹洪法.
城市垃圾填埋场植树造林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1995,8(3):13-19.
被引量:20
5
张天月,赵农,安淼.
生物泥浆反应器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50-53.
被引量:12
6
刘东,喻晓,罗毅,孙建亭,江丁酉,谈正雄.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特性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6):55-57.
被引量:24
7
蒋满元,唐玉斌.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J]
.城市问题,2006(7):76-80.
被引量:24
8
郑艳梅,李鑫钢,黄国强.
地下水曝气过程中空气流场的数学模拟[J]
.化工学报,2007,58(5):1277-1282.
被引量:10
9
孙东平,胡凌燕,周伶俐,李亚维,杨家志.
微生物混合堆制法处理油污土壤的净化效果[J]
.生态环境,2007,16(3):871-874.
被引量:5
10
.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S].,199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9
1
张翔,姜福兴,李佳洁,朱斯陶.
固体废弃物矿山充填多层次封闭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2020,52(1):128-132.
被引量:5
2
张淑范.
浅析垃圾填埋场地的土地复用技术[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3,37(1):84-86.
被引量:3
3
唐俊红,张秀芝,彭征宇.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环境污染分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1):50-53.
被引量:9
4
韩存亮,肖荣波,李义纯.
广州市垃圾填埋场主要的环境问题与对策[J]
.环境,2013(S1):33-36.
被引量:6
5
周宏磊,王玉,王澎,马志强.
输氧抽气技术在垃圾填埋场治理中的关键参数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2015,33(5):126-130.
被引量:9
6
彭闪江,欧阳学军,郭文成.
白石坳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现状与影响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1):56-57.
被引量:2
7
许建民,刘艳.
不同稀释强度的垃圾渗滤液对草木樨种子萌发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393-9394.
被引量:5
8
覃德芹,胡秀莲.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及居民健康的影响[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4(6):432-434.
被引量:8
9
倪蓁,郑钦玉,雷均,谭秀娟.
垃圾处置地的生态恢复原理与实践——以清泉垃圾填埋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65-15367.
被引量:6
10
肖瑜,张敏,章波,胡祎,林炳婷.
垃圾渗滤液对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2):23-26.
被引量:4
1
吴小青.
加筋麦克垫在垃圾填埋场封场系统的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15,34(6):30-31.
2
王杰,王唯一.
烏鎮——梦中的去路[J]
.新材料·新装饰,2004,2(10):14-15.
3
罗雅.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J]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2004(3):20-21.
4
王辉,黄建东,郑尧.
填埋场封场绿化工程设计与应用[J]
.环境卫生工程,2006,14(1):7-8.
被引量:4
5
前沿建筑[J]
.华中建筑,2008,26(7):218-218.
6
蔡永洁.
多重混合策略下的城市空间——丽水市水阁商贸中心城市设计[J]
.城市环境设计,2008(5):54-57.
7
蔡静.
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的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6(3X).
被引量:7
8
孟瑾,齐长青.
温州杨府山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及景观规划[J]
.环境卫生工程,2009,17(5):54-56.
被引量:5
9
袁德忠.
浅谈某垃圾填埋场土方工程监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119-119.
10
韩志威,王领全,姚洁,刘东阳.
垃圾填埋场封场与生态恢复设计[J]
.天津科技,2008,35(3):20-23.
被引量:10
建设科技
2015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