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图学》课程改革初探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目前高校《地图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
程武学
李悦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地理教育》
2016年第1期55-56,共2页
Education Of Geography
基金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关键词
地图学
课程教学
建议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P28-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陈逢珍.
《地图学》课程改革的探索[J]
.福建地理,2002,17(2):5-6.
被引量:4
2
王家耀,孙力楠,成毅.
创新思维改变地图学[J]
.地理空间信息,2011,9(2):1-5.
被引量:32
3
廖克.
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J]
.测绘科学,2004,29(1):5-9.
被引量:71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廖克.
迈进21世纪的中国地图学[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999,11(2):46-51.
被引量:15
2
王家耀.关于数字地图制图综合中的人机协同问题[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4).
被引量:4
3
廖克.ICA国家与区域地图集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4
王家耀.试论地图信息传输的可控性[J].军事测绘专辑,1989,(26):12-14.
被引量:2
5
钱学森致杨春鼎(1981.4.22,1981.6.21,1981.7.131981.11.23,1981.12.15,1982.3.10,1982.4.5,1982.6.14,1982.8.13,1982.10.27,1982.10.29,1982.11.19,1984.3.15,1984.4.3,1984.10.24,1981.8.17.1982.5.31,1982.I1.3.1985.2.4.1985.4.25,1985.7.1,1986.11.28,1995.2.4,1995.7.20,1995.8.27),钱学森书信(第1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6
钱学森致戴汝为(1986.5.28,1987.8.3,1988.1.1,1993.1.25,1993.4.10,1994.9.18,1995.2.15,1995.2.20,1995,3,16),钱学森书信(第3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7
陈毓芬 叶向平.地图-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军事测绘,1996,(1).
被引量:1
8
王家耀.关于信息化地图学的特征和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构想,信息化测绘论文集[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9
王家耀.国家地图集的现代特征及其发展,中国地图学年鉴[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10
吴立新.GIS从区域到全球再到地球系统.在4th全国GIS博士生论坛的报告,201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4
1
姜莉莉,齐清文,焦健,何大明.
4D一体化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与开发——以《云南省生态环境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为例[J]
.测绘科学,2006,31(4):37-41.
被引量:6
2
汪永红,刘小春,许德合,宋成杰.
移动环境下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研究[J]
.测绘科学,2006,31(4):70-71.
被引量:9
3
占丰福,黄余明.
Desktop Author技术实现电子地图集的研究——以《上海城市自然地理图集》为例[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0(3):43-47.
被引量:1
4
全斌,廖克,陈逢珍,陈文惠,杨肖琪,蔡婷婷,李壁成.
基于知识的厦门市生态环境遥感系列制图[J]
.地球信息科学,2005,7(1):122-125.
被引量:3
5
吉云平,夏正楷.
基于数字地图的水土流失研究浅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116-118.
6
苏山舞.
关于《数字地图产品模式》标准的思考[J]
.测绘科学,2006,31(1):80-81.
被引量:1
7
扈海波,孙建宝,陈云浩,李京.
采用Voronoi网格模型实现空间数据的精确校正[J]
.测绘科学,2006,31(2):115-116.
被引量:3
8
刘桂芳.
计算机辅助现代地图学教学研究[J]
.福建地理,2006,21(2):101-103.
被引量:2
9
尹章才,李霖,王铮,申怡.
基于SVG的地图符号设计与实现[J]
.测绘科学,2006,31(5):97-99.
被引量:12
10
廖克,成夕芳,吴健生,陈文惠.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
.测绘科学,2006,31(6):11-15.
被引量:90
同被引文献
28
1
颉耀文,史建尧,张晓东.
论地图学实习环节的加强与改革[J]
.测绘通报,2007(6):75-78.
被引量:13
2
杨瑾,袁勘省.
大学地球科学类地图学教学与教材内容改革研究[J]
.测绘科学,2007,32(5):190-192.
被引量:14
3
袁勘省,张荣群,王英杰,卢斌莹.
现代地图与地图学概念认知及学科体系探讨[J]
.地球信息科学,2007,9(4):100-108.
被引量:25
4
戴文远.
基于GIS的现代地图学实习教改与创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111-114.
被引量:14
5
廖克.
中国地图学百年回顾与展望[J]
.科学,2010(4):43-48.
被引量:2
6
杨世杰.
地图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4):172-173.
被引量:2
7
王家耀.
关于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再思考[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3,30(4):329-333.
被引量:35
8
孟立秋.
地图学和地图何去何从[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3,30(4):334-342.
被引量:21
9
戴晓爱,杨武年.
基于“大地学”背景的地图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测绘,2013,36(6):284-286.
被引量:4
10
董隽,王丹,郭红,倪超.
应用型本科院校GIS专业地图学课程改革初探[J]
.林区教学,2014(4):79-8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王晓延,方坤,王雨双,张伟.
新时代《地图学》的教学思考[J]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1):145-148.
被引量:2
2
张富兄,金彦香,金鑫,权欣忠,才让措.
GIS社团在《地图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
.地理教育,2022(9):73-7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柴玲,刘彩凤.
“金课”视域下的《地图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23,21(1):146-149.
被引量:1
2
张金兰,申晨,曾丽波,吴萍昊,陈克海.
数字化转型下思政赋能地图制图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J]
.广东教育(职教),2023(12):30-33.
1
曾桂香,马晓茗.
基于专业背景的《地图学》实验设计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31-32.
2
马晶.
《地图学》多元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
.测绘科学,2016,41(5):173-176.
被引量:7
3
王树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析[J]
.文教资料,2006(4):180-181.
4
杨瑜静.
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文理导航,2017(2):4-4.
被引量:1
5
许彦政.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22(2):19-22.
被引量:1
6
张振云.
论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J]
.考试周刊,2012(2):67-67.
7
刘大庆,李四海.
微机在高校地图学教学方面的运用初探[J]
.测绘通报,1994(1):20-24.
被引量:1
8
李文梅,江畅,张海涛.
地图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改革与开放,2016(22):89-90.
被引量:2
9
李青.
信息化时代中学地理教师的地图学新认识[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2):105-106.
10
王文福,马俊海.
“质量工程”背景下地图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1):22-25.
被引量:9
地理教育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