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误读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化误读是指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彼此交流时对他者文化的变异理解。它的产生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动机、客观局限性以及文化差异三个方面。文化误读对翻译的影响主要包括文体风格、民族文化形象和伦理道德等方面。文化误读对翻译的影响不仅包括消极的一面,也存在积极的一面。
作者
郭勖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处
《才智》
2008年第2期204-205,共2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文化误读
产生原因
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潘皓.
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6):721-725.
被引量:10
2
肖 锋.
误读的阐释[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18(1):50-55.
被引量:5
3
宋开之.
略论文化误读[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18-22.
被引量:7
4
魏家海.
论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6):96-102.
被引量:11
5
(美)萨姆瓦(Samovar,L.A.)著,陈 南等译..跨文化传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8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陈惇.
进化论的引进及其功过[J]
.中国比较文学,1997(2):24-35.
被引量:2
2
[1]Hall, E.T: Beyond Culture, Anchor Books, 1989.
被引量:1
3
[2]Bassnett-McGuire,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revised edition), Routledge, 1991.
被引量:1
4
[3]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
被引量:1
5
[4]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 E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8.
被引量:1
6
[1]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M].符锦勇译.北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7
[1]爱德华·堆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9
1
张小琴.
从解构主义角度重新认识翻译中文化误读现象的合理性[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126-127.
被引量:2
2
穆凤良.
外语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S1):53-57.
被引量:5
3
张丽华.
从关联性视角分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134-135.
4
范司永,邓玉珍.
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及对策[J]
.电影评介,2008(17):106-107.
被引量:1
5
王欣茹.
解读中美“文化交融”电影中的文化误读现象——以《花木兰》、《功夫熊猫》和《金陵十三钗》为例[J]
.东南传播,2013(11):36-38.
6
邹威华.
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化误读与文化宽容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5):175-180.
被引量:22
7
华静.
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J]
.兰州学刊,2010(1):217-220.
被引量:31
8
于建凯.
论《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文化差异与误读[J]
.电影文学,2010(5):77-79.
被引量:14
9
龙云.
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类型剖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75.
被引量:3
10
于洁,田霞.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化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12):103-105.
1
张春泉.
略谈文学语言的变异理解[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1):34-36.
被引量:1
2
王帆.
以艺术手段重塑民族文化形象[J]
.美术观察,2014(1):17-17.
被引量:1
3
春范.
谈动词前面的否定副词“不”和“没(有)”[J]
.汉语学习,1980(1):12-14.
被引量:3
4
高艳.
个人动机在语码转换中的积极作用[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96-98.
被引量:1
5
汤颖怡.
从汉、英语言中的外来词看中西文化差异[J]
.文学界(理论版),2011(8):81-82.
6
华乔乔.
俄罗斯语言文化中的太阳“солнце”形象[J]
.卷宗,2014,4(3):475-475.
7
盛世明.
语言要得体[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7):37-39.
8
吕俊.
从语言的交际功能看意义的理解与表达[J]
.外语研究,1992(1):53-58.
被引量:2
9
席东.
论后现代语境下《浮生六记》两种译本比对[J]
.芒种,2012(4):194-195.
10
孙丽君.
浅谈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19):55-55.
才智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