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承与再生:中国本土建筑形态演变管窥

Heritage and Regeneration——A Restricted 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Form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建筑形态作为城市设计艺术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与文明程度。中国建筑形态如何继承传统、再生传统,不仅仅是设计手法的问题,更需要从设计哲学层面做深度思考。文章选取了贝聿铭、王澍的两个作品展开分析,试图描述当下建筑实践中,不同建筑师、不同的设计哲学、不同的设计手法与设计策略对传统建筑形态的再生之道。 Architectural forms, as the city design art, carrying the historical cultures of the city, art feature and civilization level. It i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design methods, we need to make deep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philosophy. This paper selects two works from I. M. Pei, Wang Shu to make analysis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reconstruction approaches from different architects, design philosophy, design methods and design strategies upo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forms.
作者 赵伟 夏缘缘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5期127-128,共2页 Architecture & Cultur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A760008)
关键词 传承与创新 本土设计 设计哲学 设计手法 建筑形态 Heritage and Regeneration Native Design Design Philosophy Design Approach Architectural form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1

  • 1王濋.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3-59. 被引量:1
  • 2许江.象山三望.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5.002-003. 被引量:2
  • 3徐辉.高等教育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12. 被引量:2
  • 4博伊德等.吴元训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9. 被引量:2
  • 5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2修订五版. 被引量:1
  • 6波姆(Gero Von Boehm).贝聿铭谈贝聿铭[M].林兵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91. 被引量:1
  • 7方力行.一树梨花压海棠[N],台北联合报副刊,2006-12-14(E7). 被引量:1
  • 8I.M.Pei.The First Person Signature Lifes & Leganices Films Inc.2003. 被引量:1
  • 9村松伸.《上海:都市と建築》(东京:株式会社PARCO出版局1991年.112页). 被引量:1
  • 10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师开办事务所始于何时?”(台)[J].建筑师,1991,(12):30-3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9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