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为例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创新型材料人才,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北京科技大学在材料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学科优势,按照"启发创新思想、强化创新基础、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四阶递进、三体并举"的材料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创新人才培养实效的目的。
作者
李磊
滕蛟
于广华
曲选辉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北京教育(高教)》
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
Beijing Education
关键词
材料专业
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改革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B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2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1
李雷鹏,王立峰,倪志英.
谈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J]
.教育探索,2013(12):96-97.
被引量:6
2
郭子.
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思考[J]
.理论与当代,2012(10):44-46.
被引量:2
3
文峰,曹阳,郝万军.
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
.广东化工,2012,39(5):230-231.
被引量:4
4
温皓,袁中树.
智识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之思[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12):64-67.
被引量:6
5
杨叔子.
创新源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1-3.
被引量:189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康万栋.
时代呼唤教育家[J]
.中小学管理,1998(9):16-18.
被引量:4
2
王为民,侯渡舟,罗福周,高旭阔.
管理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97-100.
被引量:11
3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新科技革命与思维方式变革趋势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4
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06-17.
被引量:8
5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95-196.
被引量:12
6
雷国铨,等.试论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路径选择[J]冲国农学通报.2009(24).
被引量:1
7
张会幈.
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的目标[J]
.铜仁学院学报,2007,1(6):120-122.
被引量:3
8
刘天娥,覃敏.
浅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65-67.
被引量:11
9
周娟.
科研实践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3):122-123.
被引量:6
10
徐时清,张健.
材料科学专业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1):40-42.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02
1
姜兵,何建平.
开放土力学实验室 创新实验的教学改革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3):72-74.
被引量:11
2
刘永德,汪毅.
开设研究型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S1):174-176.
被引量:13
3
张勇,刘君华,宋晓平.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新模式[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S1):115-117.
被引量:11
4
梁伟.
依托社会资源共建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95-96.
被引量:4
5
李国荣,马秀颖,马敏娜.
关于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统计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视角[J]
.经济视角(下),2012(4):151-152.
被引量:1
6
胡建德,高翔,王慧强,周国方,徐立民.
加强机械工程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高教与经济,2006,19(2):75-78.
被引量:1
7
张大良.
瞄准世界一流大学目标 加快教学实验室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2):1-3.
被引量:23
8
杜善义.
发明创造源于实验[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1-4.
被引量:37
9
安海涛,黄远鸣.
改革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创新能力[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2):74-76.
被引量:5
10
密新武,吴秋菊.
计算机绘图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33-3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8
1
周锡波,黄燕梅,薛红,李启辉,李斌.
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95-97.
被引量:10
2
葛华才,刘仕文,蒋荣英.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21-1422.
被引量:30
3
刘宝存.
建设高水卒教学团队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
.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被引量:333
4
袁力,焦红霞,秦斌,杨树亮.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
.中国医学装备,2008,5(10):26-29.
被引量:15
5
王正斌,汪涛.
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77.
被引量:102
6
段雪峰,李姣芬,蒋英春.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33-34.
被引量:29
7
张丽丹,贾建光,马丽景,吕志.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2(6):42-44.
被引量:26
8
韩洁芳,王宝峰,张春璐.
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践行与展望[J]
.中国冶金教育,2012,17(3):7-9.
被引量:4
9
李儒寿.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65-70.
被引量:165
10
谢彤,扈衷权,马腾.
浅析团队同质性与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
.大观周刊,2012(50):125-12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张兆臣.
信息通信类专业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特色人才的教育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137-140.
被引量:3
2
周瑜,陈红祥,吕早生.
化学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
.广州化工,2016,44(16):234-236.
被引量:4
3
徐琦喆.
探索新型材料与科技发展[J]
.科学家,2016,4(13):7-7.
4
申玉芳,邹正光,张发爱.
以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设计项目促创新人才培养[J]
.大众科技,2017,19(8):120-121.
5
刘正安.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J]
.当代经济,2016,33(36):95-97.
被引量:9
6
袁建美,罗熊,王晓晓,毛建军.
新时代高校本科育人团队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3(40):1-4.
7
黄奥,倪红卫,顾华志,李亚伟,万响亮,张华.
材料与冶金国际化新工科人才培养“双培三挑四同”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
.教育进展,2023,13(3):1190-119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陈文荣.
信息通信行业变革下 关于人才发展的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7,19(1):16-17.
被引量:4
2
卢达兴.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
.广西教育,2017,0(19):28-29.
被引量:6
3
陈祥迎,朱燕舞,邱治国,蒋英.
基于能力导向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工科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
.山东化工,2017,46(19):139-140.
被引量:1
4
赵威.
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初探[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3):1-2.
被引量:6
5
周寅飞,董薇.
践行“工匠精神”,构建“5A”型创新能力模式--以扬州高职化工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例[J]
.市场周刊,2017,0(12):141-142.
被引量:3
6
王锋.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7(11):61-62.
被引量:3
7
陈祥迎,蒋英,邱治国,朱燕舞.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科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3):201-202.
被引量:5
8
夏淑倩,王曼玲,程金萍,魏树红.
践行OBE理念,开展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J]
.化工高等教育,2018,35(1):9-12.
被引量:83
9
王锋.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陕西职业技术教育,2018,0(1):33-35.
10
郭满庄.
数字出版“一体两翼”创业人才培养路径[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114-117.
1
李磊,曲选辉.
材料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5(4):40-42.
被引量:5
2
彭金辉,华一新,李坚,林艳.
地方工科院校冶金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
.价值工程,2014,33(18):13-15.
3
张媛.
依托学科优势 探索多模式发展[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136-137.
4
陈巍.
论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11(5):92-95.
被引量:25
5
贾宇.
依托学科优势 实施创新教育[J]
.山西教育(管理版),2001,0(21):12-13.
6
丁琰.
大学生三环四阶式自主管理模式初探[J]
.青年文学家,2009,0(18):120-120.
7
赵韩强,赵树凯,潘洪涛.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68-70.
被引量:24
8
张俭民,欧小松.
教学管理要成为“质量工程”建设的有力保障[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45-47.
被引量:10
9
何喜刚,王永斌.
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问题探讨[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2):111-114.
被引量:2
10
曾广增.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J]
.湖南教育(上旬)(A),2011(8):30-31.
被引量:1
北京教育(高教)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