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全过程。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以使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更好地发挥其有效作用。
作者
秦文亚
机构地区
利辛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出处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5年第4期63-65,共3页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不足
有效性
分类号
X82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田良.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与作用[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47-50.
被引量:23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z].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被引量:1
3
张云怀,卢露.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709-671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焦彦欣,王敦球,江成.
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思考[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0(4):46-48.
被引量:14
2
朱坦,吴婧.
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和几点建议[J]
.环境保护,2005,33(4):50-54.
被引量:42
3
张辉.加拿大环境评价及其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启示[J].环境科学,1996,(17):29-29.
被引量:4
4
李德顺.价值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p 13.
被引量:68
5
[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韩立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93;94.
被引量:18
6
环境科学大辞典[Z].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3
7
Hannigan, J. A.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Routledge[Z]. London and New York,1995.
被引量:1
8
[美]坎特.环境影响评价[Z].李兴基译.北京: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1982.
被引量:1
9
张长义.从组织控制途径探讨环境影响评估执行之有效性--台湾之个案研究[Z].台湾大学地理学系所,1989.
被引量:1
10
Canter, L. W.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econd edition)[M]. McGraw-Hill. Inc,199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2
1
刘仕清.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缺位[J]
.延边党校学报,2009,24(4):39-40.
2
梁俊宁,潘峰,仝纪龙.
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及其效果分析——以武都区水泥厂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例[J]
.环境工程,2009,27(S1):468-471.
被引量:3
3
章辉,贺志丽.
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及法律保障[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7):191-194.
被引量:9
4
李文,马友华,胡宏祥,项磊.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探索与思考[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4):80-84.
被引量:12
5
李淑娟,牛晓君.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2):176-178.
被引量:20
6
刘先树.
浅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之公众参与制度[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12):127-129.
被引量:13
7
陈勇,于彦梅,冯哲.
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
.河北学刊,2009,29(1):158-160.
被引量:11
8
张月.
浅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5):38-39.
被引量:5
9
陈珂.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1):102-105.
被引量:11
10
师东阳.
环境影响评价之公众参与制度探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5):78-80.
1
李艳琴,倪晓菲,李敏,李锋.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B06):451-454.
被引量:1
2
姚三丽,陈群华,陈香.
关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有效作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0(2):109-109.
被引量:3
3
皂角苷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有效作用[J]
.四川环境,1994,13(4):78-78.
4
余林康.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与探讨[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4):188-191.
被引量:6
5
焦桐祥.
试论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演练[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181-184.
被引量:17
6
关晓彤,张之明.
膨润土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13(3):55-58.
被引量:7
7
于涛.
活性炭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1):38-39.
被引量:2
8
黄小叶.
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有偿使用与交易[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168-169.
9
杨俊舒.
差速集烟罩在70t电炉烟尘治理中的应用[J]
.科学中国人,2016(2X):3-5.
10
刘树枫,袁海林.
环境预警系统的层次分析模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S1):132-135.
被引量:28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