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前期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中的语言批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维特根斯坦一生可以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其语言哲学思想可谓迥然不同。前期的维特根斯坦主张逻辑图像论,认为语言和世界存在一一对应的同构关系;而后期的维特根斯坦主张语言游戏说,认为语言无法脱离现实语境。本文通过对比其前后期两个理论对语言本质的批判,尝试归纳出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连贯性和继承性,指出其思想的转变对语言和哲学领域的贡献。
作者
刘颖呈
机构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出处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5-19,共5页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批判
逻辑图像论
语言游戏说
语言哲学
分类号
D08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4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4,25,41,33,44,49,104,104.
被引量:1
2
陈嘉映著..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30.
3
谢群.
罗素与前期维特根斯坦:批判与继承——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系列研究之五[J]
.外语学刊,2013(6):60-66.
被引量:4
4
Wittgenstein, L. The Blue and Brown Books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64: 35.
被引量:1
5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18,46,70.
被引量:1
6
麦基.思想家:与十五位杰出哲学家的对话[M].2版.周德明,翁寒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124-125.
被引量:1
7
韩林合.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1):108-115.
被引量:95
8
弗雷格.算术基础[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
被引量:1
9
董志强.
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论的批判[J]
.哲学研究,2003(11):62-68.
被引量:31
10
谢群.
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基点——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一[J]
.外语学刊,2009(5):23-26.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李红儒,孙赫杰.
认知链条上词的意义与指称对象[J]
.外语学刊,1999(1):61-69.
被引量:17
2
李洪儒.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研究-站在流派的交叉点上[D].黑龙江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8.
被引量:1
3
王路.弗雷格和维特根斯坦,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开放时代,2001,(3).
被引量:1
4
维特根斯坦.哲学评论.《维特根斯坦全集》第3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5
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0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6
Mey, J.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ragmatics [ M ]. New York : Elsevier, 1998.
被引量:1
7
韩林合.《逻辑哲学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被引量:10
8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被引量:16
9
李步楼译.《哲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6年..
被引量:4
10
江怡 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13,4-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49
1
李宝贵,李慧,张千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生活研究的热点、趋势与走向[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0(2).
2
曹晓华.
跨越“文学”与“语言”的边界——读文贵良《以语言为核——中国新文学的本位研究》[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3):316-324.
3
李拥军,杨德敏.
期待可能性的人性意涵和实践反思[J]
.河北法学,2023,41(9):77-94.
被引量:1
4
邓经超.
论涵摄模式的概念及其逻辑难题之因应[J]
.研究生法学,2020(1):1-12.
被引量:1
5
李芳.
哈特语义法学探析[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2):69-72.
6
文雯.
试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J]
.文教资料,2007(23):120-122.
7
王轶文.
学习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启示[J]
.长城,2011(2):207-208.
8
顾少卿.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J]
.学术月刊,2005,37(1):113-116.
9
肖涌.
汉英致歉策略在社会距离中的分布[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75-78.
被引量:2
10
史厚敏,何芸.
基于典型范畴理论的连系动词家族相似性研究[J]
.洛阳大学学报,2007,22(1):61-64.
被引量:4
1
陈莹宁.
解读哈特的法律语言——联系维特根斯坦语言分析哲学[J]
.人间,2015,0(12):90-90.
2
周光明,王成荣.
语言哲学与司法公正[J]
.探索,2003(6):85-87.
被引量:1
3
钟彩顺.
法律与“语言游戏”的哲学思考[J]
.边缘法学论坛,2007(2):14-20.
被引量:3
4
闻继宁.
论怀疑[J]
.江淮论坛,1988(1):18-22.
5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知识、道德与政治》[J]
.国外理论动态,2004(3):15-15.
6
汉字对语[J]
.少先队活动,2009(6):39-39.
7
周婷.
法律样式概念的意义及其对中国法制史的解释价值[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1):67-70.
8
周婷.
法律样式的概念及其解释意义[J]
.世纪桥,2008(4):47-48.
9
韩祥波.
中国法学中法律行为概念的语言哲学分析——从中国法理学与民法学之间的争论谈起[J]
.理论界,2010(7):65-69.
10
T.海凯勒,霓.
西方文明的命运:G.H.冯·怀特对科学、技术和全球社会的反思[J]
.国外社会科学,2005(2):101-102.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