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烈日灼心》:一次“中心消解”式的银幕探索
被引量:
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如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不能等同于现实一样;一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同样不是源于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简单再现与机械复制。《烈日灼心》在叙事表达层面,运用身份符号的双重叠加,以及"中心消解"式的叙述策略,对人性的表达与诠释,在角色设置与文本结构层面,呈现出对惯例认知的一种"解构"的意向。
作者
孙承健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6,共3页
Film Art
关键词
消解
银幕
艺术风格
现实主义
机械复制
社会现象
叙述策略
文本结构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3
1
[奥]格雷姆·特纳著.高红岩译.电影作为社会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5,96.
被引量:1
2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0.6.
被引量:1
3
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4
1
严泽胜.
拉康论自恋、侵略性与妄想狂的自我[J]
.外国文学评论,2003(4):18-24.
被引量:11
2
郝建.
大陆少有的喜剧亮点——读解《疯狂的石头》[J]
.艺术评论,2006(8):30-32.
被引量:1
3
申丹.
何为“不可靠叙述”?[J]
.外国文学评论,2006(4):133-143.
被引量:241
4
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被引量:12
5
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
被引量:13
6
格雷姆·特纳.电影作为社会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0.
被引量:3
7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41
8
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马克·维尔内,阿兰·贝尔卡拉.现代电影美学[M].崔君衍,译.北京:中尉电影出版社,2010:70.
被引量:1
9
韩浩月.《山河故人》:为两代中国人立传[N].新京报,2015-10-30.
被引量:1
10
董城.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演说家"[N].光明日报,2015-03-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4
1
王姝,王燕飞.
国产警匪片的类型性——以《烈日灼心》与《解救吾先生》为例[J]
.文艺论坛,2018(3):99-104.
2
戴清.
2015年中国影视评论状况综述[J]
.艺术百家,2016,32(1):89-93.
被引量:3
3
刘宝杰.
电影《烈日灼心》的叙事分析[J]
.电影文学,2016(11):100-102.
被引量:4
4
程娟娟.
黑暗重负下的人性救赎之光——试论《烈日灼心》的影视改编[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4(2):118-123.
被引量:4
5
魏巧俐.
认同的断裂——《烈日灼心》的叙事艺术[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2):104-108.
被引量:3
6
吴亚倩.
电影《烈日灼心》与原著小说的改编分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7):49-50.
被引量:1
7
赵晓菲.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J]
.电影文学,2016(16):99-101.
被引量:3
8
高淑敏.
一次强势失衡的银幕改编——从《太阳黑子》到《烈日灼心》[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30(4):38-43.
9
韩彬.
《烈日灼心》与人性不能承受之重[J]
.电影文学,2017(4):77-79.
10
查鸣.
比较视域下的中国黑色犯罪电影[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73-76.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杨滟珺.
电影《解救吾先生》的接受美学解读[J]
.电影文学,2017(9):86-88.
2
杨菁.
《烈日灼心》的碎片化叙事研究[J]
.电影文学,2017(10):79-81.
被引量:4
3
鞠维光,齐慧姝.
电影《烈日灼心》审美价值考察[J]
.电影文学,2017(15):120-122.
4
冷欣,熊荣.
《烈日灼心》:国产犯罪电影的美学剖析[J]
.电影文学,2018(16):85-87.
5
吴艳文.
中国悬疑电影叙事策略分析——以《烈日灼心》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18,39(7):84-85.
被引量:4
6
贾晶.
电影《狗十三》的意象表达[J]
.电影文学,2019(10):66-68.
被引量:3
7
冯传胜.
赎罪和拯救:《烈日灼心》的主题思想解读[J]
.绥化学院学报,2020,40(11):106-108.
8
罗佳,钱利,赵洁.
曹保平犯罪电影创作特点分析[J]
.蚌埠学院学报,2020,9(6):18-21.
9
孙翊铭.
网络影视评论高品质发展问题研究[J]
.现代视听,2021(2):52-56.
被引量:1
10
周粟.
退行巨婴·暗黑童话·隐性置换--《隐秘的角落》精神分析理论解读[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1):108-117.
被引量:4
1
张宜迁.
节目编排如何体现频道包装[J]
.传媒观察,2006(2):49-50.
2
孙韶华.
《南方周末》是如何讲故事的——以《乔布斯:改变世界,能否改变中国?》报道为例[J]
.新闻世界,2012(6):99-100.
3
杨贻军.
数字化对新闻摄影的影响[J]
.军事记者,2012(10):47-48.
被引量:3
4
朱宇艳.
新闻访谈的叙述策略——新闻访谈节目《不能输的官司》的采制[J]
.视听纵横,2011(4):94-96.
5
罗梅.
人文关怀对电视主持人的意义[J]
.政协天地,2005,0(8):46-47.
6
翟慎良.
记者应该怎样叙述——叙事学视野下的记者角色与叙述策略[J]
.新闻与写作,2009(9):78-79.
被引量:1
7
吕露.
《爸爸去哪儿》角色设置之中韩对比研究[J]
.新闻世界,2014(2):73-74.
8
齐泰宇.
网络时代的新闻报道体裁与叙述策略探析——以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J]
.经营管理者,2011(23):380-383.
被引量:1
9
刘蓉梅.
刍议图书馆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J]
.经营管理者,2010(11X):386-386.
10
向春香,陶红.
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对“中心”的消解及其问题探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80-83.
被引量:20
电影艺术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