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政治发展研究述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先后开始把这一理论与本学科相结合,运用新的视角对本学科进行充实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学界成果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路径与创新是政治发展综合研究与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作者
丁瑞雪
机构地区
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Lantai World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共和的经验和启示:少数民族和民族宗教对现代中国建立
建设和治理的贡献和潜力研究"(12JJD85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14BZZ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政治发展
民族政治发展
民族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6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周平.实现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有序发展[J],中国民族报,2008-3-14(6).
被引量:1
2
青觉提高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水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中国民族报,2008-3-7(6).
被引量:1
3
王希恩.
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及其形成[J]
.民族研究,1999(1):10-18.
被引量:45
4
金炳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理论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3):8-15.
被引量:10
5
情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J].中国民族报.2007-6-24(6).
被引量:1
6
王建娥.
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J]
.民族研究,2006(5):1-11.
被引量:96
7
李红波,颜佳华.
国内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
.云南社会科学,2006(2):26-30.
被引量:11
8
李乐为.
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稳定的基本指标体系构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0(4):65-69.
被引量:3
9
贺金瑞著..中国民族发展 概念、途径和理论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19.
10
贺金瑞,燕继荣.
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5-12.
被引量:392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李翔宇.
论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及其现实选择[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4):15-19.
被引量:1
2
周平.
我国当代政治发展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1(1):23-27.
被引量:2
3
李元书,杨海龙.
发展中国家社会与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J]
.学习与探索,1998(5):72-76.
被引量:5
4
俞怀宁.
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前瞻[J]
.求索,1998(6):45-49.
被引量:2
5
李景鹏.
试论政治发展的动力与目标[J]
.天津社会科学,1998(3):31-36.
被引量:24
6
刘剑君.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J]
.理论学习月刊,1998(4):19-24.
被引量:4
7
吴玉文,陈晔.
评《中国的政治发展》[J]
.史学月刊,1996(5):119-120.
被引量:2
8
周少来.
秩序·效率·民主──政治发展目标的多元组合[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4):11-18.
被引量:11
9
臧乃康.
中国政治发展目标模式的选择[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5(1):7-10.
被引量:1
10
臧乃康.
论政治发展中的行政改革──兼论行政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J]
.社会科学研究,1994(3):9-1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563
1
张方方,庞若洋.
认同视角下的安哥拉语言政策研究[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2(1):149-164.
被引量:1
2
陈刚,杨政霖,易思雨.
消费者视角下少数民族民族情结构成要素的扎根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4):111-119.
3
赵杰翔.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历史维度——20世纪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对比分析[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1):111-119.
4
余馨雨,王莉.
叶广芩小说中民族与国家的双重认同——以《采桑子》《状元媒》为中心[J]
.满族研究,2024(1):103-107.
5
青觉,徐欣顺.
新时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J]
.民族研究,2021(1):15-29.
被引量:41
6
石琪琪,何洁.
审美制度与文化表征:多重文化语境中的“珠郎娘美”[J]
.民族论坛,2020(3):106-112.
被引量:1
7
刘泓.
新中国世界民族研究评析:历史与现实[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5):20-29.
8
何国威.
女排精神、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想象:以纪录片《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为例[J]
.电影新作,2020(4):32-39.
被引量:4
9
张正州.
多族群国家的治理整合:比利时的族群冲突与功能性政府体系构建[J]
.比较政治学研究,2020(1):207-225.
10
严庆.
主线、理念与作为:深刻把握与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4-19.
被引量:12
1
孙瑕.
当代两大学科相结合的必然趋势[J]
.学术交流,1989(4):29-31.
2
王晓宁,徐艳红.
“民族新闻”定义刍议[J]
.新疆新闻界,1997(5):25-25.
被引量:3
3
郑雪.
从“双微”看政府宣传工作的路径与创新[J]
.新闻战线,2015(10):108-109.
被引量:3
4
王桂兰.
论王重民对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贡献[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3):89-94.
被引量:3
5
丁瑞雪.
政治发展与20世纪初中国民族国家建构[J]
.兰台世界(上旬),2015(10):158-160.
6
时耀光.
浅议博物馆的信息交流[J]
.黑河学刊,2007(1):49-49.
7
司惠文,曹静,吴晓培,李龙翔.
新媒体背景下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7X):50-52.
被引量:8
8
王春春,王洪祥.
关于“民族新闻”的断想[J]
.新疆新闻界,1997(2):26-27.
被引量:2
9
刘建华.
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与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
.中原文物,2004(5):75-80.
被引量:8
10
相恒义,徐峰.
党报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路径与创新[J]
.新闻战线,2016(3):51-53.
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