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秦汉时期董仲舒的社会思想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秦汉王朝的相继建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发展时期。儒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思想,其中董仲舒的社会思想影响了汉室王朝,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探析儒学家董仲舒的社会思想和汉室王朝的社会治理机制。
作者
黄倩云
机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出处
《求知导刊》
2015年第19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董仲舒
社会思想
独尊儒术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周桂钿.董学探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被引量:8
2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567.
共引文献
7
1
张树业.
“三代改制质文”的政治哲学意蕴——董仲舒文质论的理论渊源与历史效应[J]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3):20-26.
被引量:2
2
路高学.
董仲舒神学化自然观的逻辑进程[J]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6):20-24.
被引量:1
3
胡天祥.
董仲舒的人性思想与道德教育的着力点[J]
.唐都学刊,2013,29(6):35-38.
4
常会营.
周桂钿先生之“董仲舒研究”及现代价值[J]
.衡水学院学报,2015,17(6):24-31.
被引量:4
5
王刚,张文硕.
基于社会控制理论的董仲舒政治思想探析[J]
.兰台世界(下旬),2015,0(12):9-11.
被引量:2
6
宋立林.
徐复观先生之董子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2016,18(2):28-37.
被引量:1
7
黄波.
董仲舒名号思想简论[J]
.唐都学刊,2016,32(4):23-2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4
1
王文东.
董仲舒公羊学对儒家仁义论的创造性阐释[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1):62-68.
被引量:5
2
姜广辉.
从孔子到董仲舒(下)[J]
.共产党员(下半月),2015(1):54-55.
被引量:1
3
周炽成.
性朴论与儒家教化政治:以荀子与董仲舒为例[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15-20.
被引量:20
4
马孝文,杜正乾,李忠明.
董仲舒、王充气象思想比较研究[J]
.兰台世界(上旬),2015(2):156-157.
被引量:1
5
黄萍.
董仲舒“天谴灾异”论之正名与启示[J]
.农业考古,2015,0(1):106-109.
被引量:1
6
武占江.
儒家德治的实质与启示——以两汉为中心的考察[J]
.道德与文明,2015(2):58-64.
被引量:5
7
孙聚成.
中华先贤智慧系列之七:董仲舒 独尊儒术,成大一统[J]
.中华儿女,2015,0(7):92-93.
被引量:1
8
陈卫平.
礼仪家教:构建礼仪之邦的基点[J]
.衡水学院学报,2015,17(2):1-6.
被引量:1
9
韩星.
更化与整合——董仲舒的治道思想[J]
.衡水学院学报,2015,17(2):13-18.
被引量:3
10
肖红旗.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J]
.衡水学院学报,2015,17(2):19-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文书.
2015年董仲舒研究综述[J]
.衡水学院学报,2016,18(2):53-60.
被引量:2
2
郝建平.
2015年董仲舒研究综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104-10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文书.
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董仲舒研究综述[J]
.衡水学院学报,2017,19(2):61-68.
被引量:2
2
刘炜华.
走向西方学术界的董仲舒——西文董仲舒研究述评[J]
.衡水学院学报,2019,21(2):54-63.
被引量:2
1
目不窥园[J]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2016,0(3):19-19.
2
曾超.
秦汉王朝对乌江流域的经略与治政[J]
.铜仁学院学报,2010,4(1):68-72.
被引量:2
3
杨昭全.
朴殷植与韩国独立运动——纪念朴殷植诞辰150周年[J]
.韩国研究论丛,2009(2):76-91.
被引量:1
4
顾绍柏.
新儒学家杰出代表梁漱溟[J]
.广西文史,2006(3):37-42.
5
段渝.
论秦汉王朝对巴蜀的改造[J]
.中国史研究,1999(1):23-35.
被引量:21
6
张刚.
元儒民族思想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6):31-33.
7
李珍焱.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通"西南夷"的道路及其意义[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12):312-312.
被引量:2
8
秦汉·罗马——东西两大文明展[J]
.收藏.拍卖,2009(9):122-122.
9
李艳峰.
历时与共时的并存——唐宋时期僚人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6(1):126-133.
被引量:1
10
刘春玲,郑旭升.
秦汉王朝PK罗马帝国[J]
.今日民航,2009(9):84-87.
求知导刊
2015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