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篇小说《红岩》因塑造江姐、许云峰等英雄群像而家喻户晓。但江竹筠、许建业等之所以能够从无数死难烈士中的"普通一兵"上升为光耀后世的崇高形象,则与从本事到故事的特定叙事塑造有关。这涉及三个层面:因楷模性"历史主体"的建构需要而进行的英雄斗争史实的改写,因革命与个人、精神与身体双重辩证法而导致的对英雄内在意志力的改写,因"有用"的叙事修补而产生的对党的组织行动的虚构。三个层面的改写与虚构使《红岩》具备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基于"本质的真实"之上的艺术魅力。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158,共9页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本事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4BZW128)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本事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41300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