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司马光和戎思想述评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历史研究中,司马光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上战乱、分裂多于和平、统一。因此他一生致力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即主张和戎。自秦、汉以后,和戎思想即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治国思想的主流。司马光提出了华夷如一、华夷两安的思想,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
李昌宪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107,共8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司马光
和戎
边疆
民族关系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082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63..
被引量:16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947.
被引量:157
3
司马光.传家集[M].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
被引量:1
4
刘安世.元城语录解[M].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
被引量:1
5
班固著..汉书1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4.
6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被引量:827
7
吴兢.贞观政要[M].北京:中华书局,1978.
被引量:2
8
欧阳修..新唐书7[M].北京:中华书局,1982:1955-2276.
9
脱脱..宋史33[M].北京:中华书局,1977:40册(14263.
10
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M].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82
1
张采民.
隋唐之交思想的自由开放与南北诗风的融合[J]
.文史哲,2004(4):104-109.
2
邓乔彬.
词的由中唐至宋初之变与文化转换[J]
.文史哲,2004(4):110-116.
被引量:2
3
赵荣蔚.
论晚唐科场对寒士诗歌创作的影响[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102-106.
4
高楠.
试析宋代官员官年与实年不符现象[J]
.史学月刊,2004(7):27-31.
被引量:4
5
康保苓.
北宋前期文化重心的成因[J]
.云南社会科学,2004(4):109-113.
6
周树智.
建设当代中国的新实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理论学刊,2004(8):20-21.
被引量:4
7
王志胜.
浅析唐朝社会的别墅[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5):91-94.
被引量:6
8
张思齐.
宋代的味论诗学与苏轼的诗味追求[J]
.齐鲁学刊,2001(2):61-65.
被引量:1
9
纪宗安,姜清波.
论武则天与原高丽王室和权臣泉氏家族[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6):71-75.
被引量:6
10
熊义民.
唐初海军初探[J]
.史学月刊,2002(11):18-2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2
1
薛梦缘.
司马迁和司马光关于商鞅论述的比较研究——从史学取舍角度浅析商鞅变法[J]
.黑龙江史志,2014(7):16-17.
被引量:1
2
张昊堃.
浅析《资治通鉴》版本的流传——以晚清四大藏书目录为例[J]
.黑龙江史志,2015(1):34-35.
被引量:1
3
沈世培.
《资治通鉴》唐建中元年两税法材料辨误[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2):190-192.
被引量:1
4
冯青.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辨误二则[J]
.汉字文化,2011(2):64-65.
被引量:1
5
郭良.
再论“《资治通鉴》标点斠例”两则[J]
.学理论,2011(15):190-192.
被引量:1
6
祁剑青.
《资治通鉴》胡注地名校正一则[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4):21-21.
被引量:1
7
徐畅.
莫高窟北区石窟所出刻本《资治通鉴》残片考订[J]
.敦煌研究,2011(5):67-72.
被引量:6
8
姜鹏.
《资治通鉴》文本的内外语境--兼说《通鉴纪事本末》的体裁障碍[J]
.学术研究,2011(12):111-120.
被引量:6
9
张文木.
中国知识分子要担当民族复兴的责任——读司马光《资治通鉴》随想[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147-154.
被引量:3
10
汤勤福,李日升.
近三十年来大陆地区《资治通鉴》研究述评(1983—2011)[J]
.史学史研究,2011(4):27-3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卢庆辉.
近年来大陆地区《资治通鉴》研究概述(2011-2017)[J]
.宋史研究论丛,2019,0(1):452-464.
1
李静,张杨娟.
北宋一朝何以无和亲之分析[J]
.黑龙江史志,2009(3X):28-29.
被引量:8
2
白雪松,李秋生.
李鸿章的幕友与他的“外须和戎”思想[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79-81.
3
此次阅兵的六个“第一次”[J]
.共产党员,2015(9):7-7.
4
圣辉.
维护和平是佛教徒的神圣天职[J]
.中国宗教,2005(9):22-23.
5
孙宝根.
日本国民:你们为什么没有反对战争?[J]
.文史博览,2011(2):5-10.
被引量:2
6
辛世君.
告慰逝者警示后人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召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座谈会[J]
.大江南北,2015(1):14-15.
7
张怀兵.
李鸿章“和戎”思想成因探析[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2(4):61-63.
8
杜清华.
二战爆发前夕国联的裁军努力、失败以及原因[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1).
9
申志强.
维护和平 强我国防[J]
.深交所,2015,0(11):39-40.
10
张富强.
李鸿章的“弱国”“和戎”思想析[J]
.安徽史学,1992(3):32-38.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