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岑氏土司国家认同研究——基于《田州岑氏土司族谱》的历史解读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过明清时期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岑氏土司开始形成国家认同观念,并通过修谱牒重构祖先记忆,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向心性。同时,这也是明清两朝推行教化政策、构建新的边疆社会秩序的结果。
作者
梁亚群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0-15,共6页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基金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西江黄金水道历史与发展研究"(TD2011012)
关键词
岑氏土司
祖先记忆
教化
国家认同
分类号
K20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9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8
1
明宪宗实录[M].[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被引量:1
2
谈琪.
广西岑氏土官族属辨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2):54-60.
被引量:5
3
白耀天.百色岑氏首领不是中原来客[c]//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2003.
被引量:1
4
韦顺莉.
荣耀与追求:广西壮族土司民族认同之考察[J]
.广西民族研究,2007(3):101-108.
被引量:11
5
邓金凤.
试析壮族的“汉裔情结”--以岑毓英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8(1):85-101.
被引量:9
6
黄明标.田州岑氏土司族谱[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被引量:1
7
刘锡番.岭表记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被引量:1
8
明太宗实录[M].[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被引量:1
9
明宣宗实录[M].[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被引量:1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 教育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797.
二级参考文献
89
1
李富强.
论壮学[J]
.广西民族研究,1999(2):51-57.
被引量:7
2
白耀天.
上林长官司岑氏土官与岑毓英的“土司后”[J]
.广西民族研究,1997(1):93-100.
被引量:4
3
于玲.
土司制度新论[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4):76-80.
被引量:7
4
粟冠昌.
三议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J]
.广西民族研究,1992(2):36-40.
被引量:8
5
粟冠昌.
清代广西土官制度的衰落[J]
.广西民族研究,1991(Z1):48-53.
被引量:5
6
赵至敏.
岑毓英与云南回民起义[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4):38-43.
被引量:2
7
彭兆荣.
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从一个瑶族个案说起[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1):31-39.
被引量:18
8
梁庭望.
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J]
.广西民族研究,1988(4):1-7.
被引量:12
9
叶秀云.
宫中履历单概述[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1):11-17.
被引量:1
10
粟冠昌.
广西土官民族成份再探[J]
.学术论坛,1981,5(2):83-8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2
1
王晖.
广西土官“汉裔”认同过程:以泗城岑氏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94-98.
被引量:5
2
杜树海.
钦州西部的地方历史与都峒之民祖先记忆的创制[J]
.民族研究,2009(2):67-76.
被引量:6
3
蓝韶昱.
21世纪以来广西壮族土司研究综述[J]
.传承,2009,0(2):114-115.
被引量:2
4
邓金凤.
岑毓英与广西岑氏来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98-101.
被引量:1
5
邓金凤.
试析壮族的“汉裔情结”--以岑毓英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8(1):85-101.
被引量:9
6
欧宗启.
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J]
.广西民族研究,2008(3):82-86.
被引量:1
7
覃延佳.
反刍与探赜:壮学研究与历史人类学的契洽--侧重于近代壮族边疆区域社会史的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09(1):60-65.
被引量:3
8
邓金凤.
壮族认同“汉裔”现象研究回顾与展望[J]
.广西民族研究,2009(1):88-95.
被引量:4
9
李玉琴.
2005年来的西南民族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7):34-39.
被引量:1
10
王德军.
明清之际桂西土官政治抉择之考察[J]
.陇东学院学报,2010,21(3):104-10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1
1
刀承华.
傣族土司刀安仁爱国长诗《抗英记》[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79-82.
被引量:1
2
杨冠硕.
雍正时期改土归流对西南疆域观念的影响[J]
.黑龙江史志,2015(1).
被引量:2
3
武巍.
明代西南土司朝贡初探[J]
.黑龙江史志,2015(13).
被引量:1
4
左争飞.
明代水西安氏土司与周边土司关系研究[J]
.黑龙江史志,2015(13):26-27.
被引量:2
5
胡章丽.??关于思州、思南地区改土归流主要原因小考(J)科技展望. 2015(03)
被引量:1
6
洪涵.
国家权力在民族地区的延伸——以云南德宏傣族土司制度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115-120.
被引量:9
7
龙晓燕,段丽波.
从刀安仁冤案看清末民初的民族国家观及傣族土司的认同[J]
.思想战线,2014,40(2):37-42.
被引量:2
8
陈驰,康宇杰.
国家认同的宪法学解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33-41.
被引量:7
9
管健,郭倩琳.
国家认同概念边界与结构维度的心理学路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0(3):214-221.
被引量:38
10
许纪霖.
国家认同与家国天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4):29-32.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3
1
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李良品,廖佳玲.
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15年度科研报告(上)[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3):1-14.
被引量:1
2
覃慧宁,熊冰.
壮族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再造——基于武鸣罗波庙的田野考察[J]
.百色学院学报,2021,34(3):14-22.
3
刀波,齐传洁.
清末中英滇缅勘界时期干崖刀氏土司的国家认同--以《逃宦山房诗集》和《抗英记》为研究对象[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5-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何秀素,陈潘.
近三十年国家社科基金土司类项目立项及研究趋势分析[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4,26(3):9-16.
1
张明.
岑毓英与佛教名山梵净山的重建[J]
.广西文史,2013(1):34-39.
被引量:1
2
许方宁,陈曦,朱广.
岑大将军崇拜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2010(1):82-87.
被引量:2
3
高红梅.
明代基于封贡互市和宗教信仰的汉藏民族认同研究[J]
.理论观察,2015(12):47-48.
4
黄家信.
来安的地望与壮族岑氏土司的缘起[J]
.百色学院学报,2004,18(5):66-71.
被引量:1
5
王晖.
主弱佃强:太平军对壮族土司制度的打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4):144-147.
被引量:3
6
范恩实.
高句丽祖先记忆解析[J]
.东北史地,2013(5):31-36.
被引量:4
7
莫家仁.
王守仁与广西少数民族[J]
.广西民族研究,1992(2):41-47.
被引量:2
8
李辉.
《浔郡建造粤东会馆序》的历史解读[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8(1):75-79.
9
祝立业.
从碑志看高句丽人的始祖记忆与族群认同[J]
.社会科学战线,2016(5):130-134.
被引量:6
10
谷苞.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赖以形成的基本条件[J]
.西北民族研究,1993(1):1-6.
被引量:17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