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漳州PX项目爆炸”事件的报道框架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5年4月6日,漳州古雷的PX项目发生爆炸,围绕着这一事件,美国主流媒体很快展开了报道。本文从新闻框架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其话语范式和报道策略。研究发现,美国媒体塑造了质疑冲突的报道大框架,强调了中国发展过程中环境和安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民众诉求与国家利益的不一致。这样的呈现,与西方媒体的价值立场和定位有关。
作者
田香凝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第12期329-329,共1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漳州PX爆炸
报道框架
比较分析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张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3.
被引量:8
2
邓君韬.
“邻避运动”视野下PX项目事件审视[J]
.湖南社会科学,2013(5):85-88.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等,1995年..
被引量:45
2
徐瑾.《从什邡到启东:应该如何“维稳”?》,载FT中文网http:/f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737.
被引量:1
3
曾鼎等.《利益or环保-宁波镇海反PX事件始末》,《凤凰周刊》2012年第32期.
被引量:1
4
李山.《欧洲警察大会聚焦打击网络犯罪》,《科技日报》2013年2月22日.
被引量:1
5
郭巍青.《通过制度设计化解垃圾战争》,南方网2009年11月8日.
被引量:1
6
曾鼎.《傲慢与偏见:中国式发展与环保困境》,《凤凰周刊》2012年第32期.
被引量:1
7
吴万伟,克雷格.斯利文曼.
信息纠正中的“逆火效应”[J]
.青年记者,2011(13):79-80.
被引量:7
8
李晨.
国内外对二甲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1(10):9-11.
被引量:8
9
邓君韬,张荣荣.
民意表达机制与街头政治模式探析--兼论厦门、成都两市PX项目政府处理策略[J]
.消费导刊,2011(12):157-158.
被引量:1
10
娄胜华,姜姗姗.
“邻避运动”在澳门的兴起及其治理——以美沙酮服务站选址争议为个案[J]
.中国行政管理,2012(4):114-117.
被引量:81
共引文献
29
1
蔡杨.
新时期环境危机事件的新特点及政府应对[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1):56-71.
2
顾金喜,胡健.
邻避冲突的治理困境与策略探析:一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1):40-48.
被引量:4
3
章琴丽.
2000-2009年《人民日报》创业报道框架分析[J]
.东南传播,2011(4):121-123.
被引量:1
4
王健.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事件的构建与反思——以“KONY2012”为例[J]
.东南传播,2012(7):73-75.
5
许加彪.
中国环保传播:话语结构转型与传媒角色重塑[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6):27-36.
被引量:7
6
陈海嵩.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J]
.法学研究,2014,36(3):62-81.
被引量:147
7
曾佳.
论我国邻避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冲突与协调——以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为例[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124-127.
被引量:4
8
林奇凯,张广州,刘海潮.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及其治理[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0(6):112-117.
被引量:8
9
杨军.
出版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诠释[J]
.出版发行研究,2014(11):24-27.
被引量:8
10
王向民,许文超.
制度缺失的理性行动:PX事件中政府与民众博弈的“内卷化”现象[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6):43-52.
被引量:14
1
张玉凤.
对“福建漳州古雷PX工厂爆炸”事件的舆论学思考[J]
.视听,2015(7):92-93.
2
刘伊倩.
PX项目的科技传播困境[J]
.科技传播,2015,7(11):26-27.
3
尹超,褚建勋,李琳.
网络新闻对食品安全议题的报道框架分析[J]
.新闻传播,2013(1):254-255.
4
张二伟.
《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框架分析[J]
.新闻世界,2008(12):109-111.
5
滑晓军,张欣.
网络新闻关于90后的报道框架分析[J]
.青年记者,2016(23):22-23.
被引量:1
6
徐亦凡.
中英两国媒体对天津港爆炸事故的报道框架分析——以新华社和路透社的报道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7):33-36.
被引量:1
7
陈仲侨,毛雷君.
坚守专业精神 承担社会责任——论媒体在突发新闻事件中的角色定位[J]
.中国报业,2015,0(9):74-75.
8
强亦忠.
PX项目类事件:一个亟需研究破解的科普课题[J]
.科协论坛,2015,0(2):33-35.
9
官红.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框架分析——以《新京报》为例[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1):158-160.
10
周海晏.
“电子动员”的异化: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个案研究[J]
.新闻大学,2014(5):88-95.
被引量:4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