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讯逼供的成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讯逼供,不仅给涉案公民带来巨大的身心创伤,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刑讯逼供之所以屡禁不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刑讯逼供有历史原因,自古而有之;其次,有罪推定的思想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惩罚犯罪和保护群体利益的价值追求使其蒙上了正义性的色彩。第三,我国有关制度的缺陷为刑讯逼供的屡禁不止提供了宽松的土壤,主要表现在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两方面。第四,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非法排除证据制度,但其本身的缺陷和适用上的困难使其效果大打折扣,未达到真正的“排非”。
作者
张焰武
李京霖
杨倩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6期53-54,共2页
Youth and Society
关键词
刑讯逼供
司法传统
责任追究
非法证据排除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卷十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2
徐凤华..论刑讯逼供的原因及遏制措施[D].中国政法大学,2011:
3
颜小冬.
刑讯逼供的历史流变及其原因[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3):129-131.
被引量:4
4
张仲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被引量:3
5
李建明.
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J]
.中国法学,2007(3):31-44.
被引量:91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寺田浩明,潘健.
清代民事审判与西欧近代型的法秩序[J]
.中外法学,1999,11(2):123-127.
被引量:32
2
王琳.
错案追究:谨防“钱穆制度陷阱”[J]
.人民检察,2005(12S):47-47.
被引量:5
3
陈永生.
死刑与误判——以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为出发点[J]
.政法论坛,2007,25(1):95-110.
被引量:36
4
[日]谷口安平 王亚新.《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被引量:43
5
《由富强到自由:中国宪法的价值取向与司法化的可能性》,《法制日报》,2002年12月5日.
被引量:13
6
[美]H.W.埃尔曼.贺卫方 高鸿钧译.《比较法律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被引量:3
7
[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M].群众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第39页.
被引量:12
8
[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1页.
被引量:16
9
王晨光.《“错案追究制的误区:兼谈法律运行的不确定性》,载张卫平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一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被引量:1
10
[法]勒内·弗洛里奥.《错案》,赵淑美,张洪竹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目录》与《引言》部分.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4
1
周鑫.
价值选择与行为选择的冲突:基于刑讯逼供行为的法社会学分析[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0(4):70-74.
2
熊谋林.
检察机关对错案洗冤的积极作用[J]
.河北法学,2021,39(6):41-65.
3
陈爱蓓.
刑事错案成因的法外考察——兼谈影响刑事司法的若干诉讼文化因素[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2):41-45.
被引量:6
4
方坤.
刑事错案社会结构问题初探——以侦查为中心[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3(3):60-65.
被引量:1
5
梅洁.
刑事错案避免刍议[J]
.消费导刊,2009,0(13):133-133.
6
方坤.
刑事错案的社会结构浅析——以侦查为中心[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2):24-29.
被引量:3
7
郑亚非.
刑讯逼供成因及防范对策的社会学分析[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1-85.
被引量:1
8
叶青.
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思考[J]
.政治与法律,2008(1):100-104.
被引量:2
9
陈卫东,刘计划.
刑事诉讼法治视阈中的理论新探索[J]
.法学家,2008(1):98-102.
10
张爱宁.
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就是保护人权——新《律师法》评析[J]
.人权,2008(1):45-47.
被引量:2
1
成娜,刘冠军,臧小昊.
浅谈“鉴定结论变身鉴定意见”[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10):54-55.
2
人态[J]
.三月风,2009,0(2):10-11.
3
万星宇.
摒弃“毒树之果”[J]
.传承,2014(3):132-133.
4
薛长青.
GDP中的精神因素[J]
.新财富,2008(6):10-10.
5
摆脱不幸的婚姻为何这么难?[J]
.农家女,2004,0(1):6-7.
6
于瑞婷.
口供规则之比较[J]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3):178-178.
7
陈新欣.
变化中的婚恋观[J]
.心理与健康,1999(6):18-19.
8
陈发源.
行政垄断可诉性问题之再探讨[J]
.特区经济,2011(11):265-267.
9
贾丽娟.
乡村留守儿童的隐性身心创伤及综合施治策略[J]
.现代国企研究,2016(20).
10
辛祥.
夫妻联袂出击:还我们健康的生育权[J]
.法治与社会,2002(8):40-42.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