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析中日经济摩擦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2
Probe into Sino- Japanese Economic Fric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中日经济摩擦频繁出现。中日经济摩擦使中日两国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中日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中日贸易摩擦、中日投资摩擦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的经济摩擦。究其原因,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本文就如何减少中日经济摩擦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作者
高文燕
杜国功
机构地区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国际经贸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关键词
经济摩擦
现状
原因
防范措施
对策
中国
日本
分类号
F125.53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752.731.3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傅钧文.
平衡双方利益——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J]
.国际贸易,2001(3):36-39.
被引量:5
2
金熙德.
经援政治化——日本对华ODA政策调整[J]
.国际贸易,2001(2):28-31.
被引量:3
3
傅钧文.
小泉的经济结构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
.世界经济研究,2001(4):49-53.
被引量:1
4
胡俊凯,王兰英,李代祥.
从“8·15”较量看日本动向[J]
.瞭望,2001(34):18-25.
被引量:2
5
陈永福,何秀荣.
两伤结局——中日蔬菜贸易战解析[J]
.国际贸易,2001(5):15-17.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6
1
郑晓松,宁德煌.
加入WTO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11-15.
2
王茁.
中日贸易摩擦问题浅析[J]
.成功,2009(9):284-285.
3
徐文泉.
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1):14-18.
被引量:2
4
刘亚钊,王秀清.
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竞争效果研究——以新鲜蔬菜和冷冻蔬菜为例[J]
.新疆农垦经济,2006(12):33-37.
被引量:2
5
乔增正.
对中日关系走向的思考[J]
.世纪桥,2007(3):100-101.
6
刘亚钊,王秀清.
日本生鲜蔬菜进口市场及其需求弹性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7(2):31-36.
被引量:9
7
刘亚钊,李海凤,李秀梅.
中国蔬菜对日出口贸易增长效应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08(1):6-13.
被引量:2
8
张倩,刘凯旋,王冠.
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及其应对措施[J]
.市场周刊,2011,24(7):72-73.
9
周晓世,金敏力.
我国入世后贸易争端风险问题的思考[J]
.国际经贸探索,2002,18(1):32-34.
10
刑国宏.
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进展及前瞻[J]
.日本问题研究,2002,16(2):60-65.
同被引文献
14
1
吴勤堂.
国际贸易摩擦的潜在因素及对策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2004(7):43-46.
被引量:15
2
侯明,王洪会.
应对贸易摩擦多发的政府路径选择[J]
.当代经济研究,2007(1):49-52.
被引量:7
3
纪秋颖,陈春慧.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07(4):157-160.
被引量:14
4
杨胜利.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及对策[J].西安财经咩院学报.2011,(03).
被引量:1
5
吴昊谶.中日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被引量:1
6
冯宗宪,毛凤霞.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适度保护策略研究[J]
.经济纵横,2008(4):71-73.
被引量:4
7
陈熹岚.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中日农产品贸易影响[J]
.现代商业,2008(24):139-140.
被引量:4
8
李银妹,区晶莹,俞守华.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博弈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9268-9269.
被引量:3
9
李轩,张曙霄.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结构原因分析[J]
.经济纵横,2009(5):73-75.
被引量:7
10
金檀顺子.
日本对中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43-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孙洁.
制度差异对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15):17-18.
被引量:1
2
张平.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研究[J]
.新经济,2013(23):19-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燕,张波.
我国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基于制度性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12(2):41-45.
被引量:6
2
宋冀.
对日茶贸易中的日语交流对策[J]
.广东蚕业,2019,53(7):112-113.
被引量:1
1
符腾丹.
从服务贸易的角度看国际收支失衡[J]
.商场现代化,2008(22):24-24.
2
陈乐勤,刘家琳.
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J]
.中国商贸,2010,0(22):220-221.
3
斋藤优,郑海东.
国际技术摩擦的结构与问题所在[J]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5,7(4):1-3.
4
钟伟,梅新育,何帆.
TPP对全球贸易格局影响几何[J]
.中国外汇,2015(21):24-26.
被引量:1
5
马文秀.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果及其启示[J]
.日本问题研究,2007,21(4):6-11.
被引量:3
6
马文秀,杨茜.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应及其启示[J]
.日本研究,2008(1):31-37.
被引量:4
7
陈明佳.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4(10Z):30-30.
8
覃东海.
中国—东盟双边合作全记录之三:金融篇[J]
.珠江经济,2007(4):6-7.
被引量:2
9
张茉楠:中国不能再为美国廉价融资[J]
.经济研究信息,2011(12):7-8.
10
杨宗翰,赵乐为,苏行.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两时期模型分析——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13-15.
被引量:4
国际经贸探索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